上一页 全文阅读 下一页

第二百零八章 国之重器!(3)

,便重又回到了刚才曾给苏轼带来惊讶的那座城市的夜色中。

而此时城市却陷入一片黑暗,再也不复刚才亮如白昼的盛景。

然而随着那道电光从远处疾冲过来,临近城市的时候竟再次炸开,分散成无数细小的电光,一下子就扑向黑暗的都市。

它们钻进路灯,路灯便亮了起来!

它们钻进楼房,楼房便亮起一扇扇窗户。

它们钻进汽车,汽车前面射出两道光柱。

它们钻向一个个行人,他们手里的那方方的小盒子便纷纷点亮。

“这!”

通过如此简单的,宛如卡通一般的科普,苏轼看懂了,却依然有些不可思议地诧异道:“这些,都是电?是从刚才那巨大的堤坝发出来的?”

“正是!”

张凡看着重新亮起来的不夜城,点头笑道:“三峡大坝,不仅能够防洪,更能点亮华夏,点亮每一个见证着华夏发展的,普通人的心!”

凌空踏云,张凡带着苏轼走过一座座灯火辉煌的城市。

从南走到北,从东走到西,从黑夜走到清晨。

最终,他们又回到了三峡工程的枢纽。

再次遥望那座横卧在长江上的苍茫巨龙,苏轼的心中,已是掀起前所未有的波澜。

能够防洪,那已经是利国利民的伟大工程!

但现在看来,这项壮举竟然还能用无法理解的方式,将无数座城市的黑夜点亮,这其中代表的重大意义,苏轼只是稍稍深想,就觉得惊天动地!

嘟!嘟——嘟——

嘹亮的汽笛声,唤醒了清晨的长江。

苏轼循声望去,只见一艘艘巨大的船只,自由地徜徉在广阔的江面。

张凡的声音再次在耳畔响起。

“因为三峡工程,整个长江的航运能力提升了五倍!”

“长江经济带,在全国十大城市里面,占了八个!”

“三峡船闸,累计过闸运量三万万万斤!”

说到这个数字的时候,张凡都觉得有点绕嘴。

毕竟苏轼无法理解“亿”和“吨”,用熟悉的单位切换,便只能是,三万万万斤!

天!

苏轼迷茫了一下,口中念叨着:万……万万……万万万……

“了不起!后世竟然有如此杰出的壮举!”

苏轼对那样巨大的

上一页 全文阅读 下一页
  • 今日热门
  • 本周排行
  • 阅排行
  • 年度排行
  • 最新更新
  • 新增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