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不尽的人!数不尽的车!数不尽的巨石滚滚!数不尽的陌生机械!
仿佛只是一霎眼的工夫,眼前就出现了一派极其热闹的景象。
依稀像是刚才在暴雨中,在九江大坝上。
然而这次,晴天白日,阳光照射在每个人脸上,都是喜笑颜开,并不是刚才那种劫后余生的庆幸和哀恸。
轰隆隆!!
苏轼还没来得及向张凡发问,就只见数辆巨大的载重车辆,整齐划一地倒退,然后掀开车后巨大的翻斗,将堆积如山的石料倾注进江水中!
而随着这最后几车石料的填埋,原本广阔无垠的江面,竟然已经被完全截断!
这!
这是做什么?!
苏轼完全不能理解!
水满则溢啊!
这样好端端地截住江流,难道……要在这地方,建造一道长堤?
天呐!
这得是多么可怕的工程!
苏轼骇然望着广阔的江面,这里可不是西湖,要在这里拦江造坝?
好大的气势!好大的手笔!
人力,真的可以完成么?!
“三峡工程!”
“这是三峡大坝的大江截流!1997年!”
“天啊!我现在明白,为什么张凡刚才说,以后再也见不到九八抗洪了!”
“你才反应过来啊?反射弧就挺漫长的,属于是……”
“骄傲啊!这是我华夏的又一个世界第一!”
“世界最强!没有之一!”
“多少有点欺负人了……人家苏轼走到哪里都建苏堤,本来整挺好,你这一下子给人家看三峡工程……友谊的小船瞬间翻了!”
画面再变!
2002年!三峡工程,实现导流明渠截流!
苏轼表情极其凝重,不舍得错过每一个镜头切换。
他甚至想要用一千年前的水利知识,去尝试理解这其中的道理和奥秘,结果当然是不乐观的。
哪怕张凡把镜头放慢一倍,伟大的三峡工程,也绝不是区区一个人能够通盘理解,那代表了华夏几代人,百年以来的宏伟构想,无数伟人都对此倾注心血,怀有深深的憧憬和期待。
而今天的华夏人,有幸亲眼见到它完全建成!
苏轼脸色一连数变,终于苦笑着放弃。
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