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页 全文阅读 下一页

第一百九十九章 拒绝装睡,唯一的清醒者(2)

作,再次令人大惑不解!

按理说,华夏人,尤其是古代华夏人,对于“知遇之恩”,是非常看重的。

尤其苏轼接连遭到贬谪,追本溯源,都因为当年在朝堂上力抗王安石为首的变法新党。

所以现在王安石的势力被打压的时候,以司马光为首的旧党立刻就想起苏轼,让他一路火箭提拔,可以说是给了足够的尊重,足够的面子,足够的诚意。

但苏轼是怎么报答的?

典籍华夏第六期,到了这里,张凡似乎把节奏放得很慢。

苏轼这次重返朝堂中枢后,每一个举动都表现得清清楚楚。

他向皇帝上书,提出谏议,历数旧党执政后爆发的腐败现象,一点情面也不给留!

然后……理所当然……势单力孤的苏轼,被回过神来的旧党联合针对,再次被迫离开中枢,去往杭州……

“这!作死?”

“图个啥啊!”

“先刚王安石,然后再怼司马光……苏轼你要是想成为党争领袖,提出自己独立的政见,起码先混成老大啊!”

“这小弟做得虽然硬气,但人家翻翻手就把你撵出去了!”

“幼稚!政治上的确是太幼稚了!”

“还是老老实实写写诗填填词吧,官场不适合你,东坡先生……”

“胡闹!就算是千古一相张居正这样的人物,羽翼未丰之前,还不是照样得装孙子,拜码头!”

“才刚回去啊!直接就飘了?”

“看着憋屈!还不如没这一段!”

“当朝三品啊!说不要就不要了……有才任性?”

……

弹幕七嘴八舌,大多对苏轼的迷惑行为表示不解。

毕竟看上去,苏轼这完全是自己找死。

新党势力大,你去怼新党。旧党势力大,你去怼旧党。

这、这难道是个喷子?

然而,已经有人的目光,似是不经意地,落在了这一期典籍华夏直播的主题上。

浮云世事改,孤月此心明。

这一段明显很憋屈,苏轼刚回京城,就开始作死,然后理所当然地被一波反击打得奄奄一息,眼瞅着又要滚出去了。

可奇怪的是,张凡的镜头偏偏没有丝毫跳跃,而是老老实实地用许多剪影,将这个过程,演绎得非常详细,甚至让人宛如亲历!

上一页 全文阅读 下一页
  • 今日热门
  • 本周排行
  • 阅排行
  • 年度排行
  • 最新更新
  • 新增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