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凡是什么意思?
就连华夏台演播厅里,众人也都是面面相觑。
他们自然知道张凡这期要对话的是哪三个人。
但是却万没想到,一开场,就出现了咸阳宫的冲天大火!
这个切入点?
可是这个时间点,某人已经没了呀!
是要怎么安排的?
强行复活吗?
念头方起,画面中忽然有了异变!
霸王项羽消失在烈火深处,许多人望眼欲穿,恨不得冲到火光里,把那个霸气凌绝千古的男人抓出来,好好再看个通透!
可是这个时候,却有一个人,自远而近,缓步而来!
此人衣帽服饰似乎从未见过,气势似乎也不如先前的霸王张扬。
但他每一步踩在地上,都仿佛有张牙舞爪的真龙从云端踏步而来,对于咸阳宫中的滔天火光,恍若浑不在意。
是他!
果然是他!
华夏历史研究院里的吴思衡,几乎要老泪纵横。
太真实了!
通天冠!
玄衣纁裳!
处处细节完全符合历史真实,绝不是那些缺乏考究的历史剧能够比拟!
兴起于周代的冕冠,前后檐垂有若干串珠玉,这些串珠就是“旒”。
冕旒,乃是帝王的代称!
唐代诗人王维,也曾有过“九天阊阖开宫殿,万国衣冠拜冕旒”的千古名句。
冕前后置旒的目的,是为了“蔽明”,意思是帝王们视事观物,不可太通明,既要能看清大体,又要能容纳一些细小的瑕疵。
可是!
秦始皇统一天下后,以其横扫六合的气势,认为眼睛里不能揉沙子,凡事要看得清,辨得明。
于是秦始皇废掉冕旒,改戴通天冠!
而身上的“玄衣纁裳”,更是大有讲究!
“玄色”者,先染白,再染黑谓之玄色。黑中扬赤的玄色,象徵宇宙奥秘莫测,提示人们,大宇赐恩德莫大,要感恩报德。
“纁色”者,是赤绛色而微黄,郑玄注《周易》则谓“黄而兼赤为纁”。概乎言之浅绛。
缘自:天玄地黄之“玄衣黄裳”。在最尊贵的服饰色彩中,以“玄”,“纁”两色之搭配最为崇高,彰显中国古人“制物象德”的智慧与服饰规制的效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