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页 全文阅读 下一页

第九十六章 夫子,记住这个人!(2)

如此说来,粮食产量大增,也在情理之中。

呼!

张凡抬起头,轻轻吐出一口浊气,眼前仿佛已经浮现出那个瘦弱却无比伟岸的身影,缓缓说道:

“夫子,在你的时代,粮食亩产量,大约二十公斤。”

哦!

孔子虽然不解其中许多单位的概念,但是听懂了“二十”,便点点头,只要有个比较,就能心中有数。

“到了秦汉时期,汉高祖刘邦休养生息的政策,加上文帝、光武帝减轻赋税,粮食产量提高到大约每亩六十公斤。”

好啊!

孔子眼前一亮,看来战乱结束之后,老百姓就会爆发出强大的力量,将粮食产量大幅度提升。

“到隋唐时期,国家重归统一,历任君主都重视农业生产,产量大约是每亩七十公斤。”

嗯?

孔子一愣,心想是不是听错了,这几乎没变化吧。

重视在哪里?

“宋代,王安石变法,鼓励垦荒种田,粮食产量大约每亩一百公斤。”

这……

孔子心中更加迷茫,好像还是差不多的样子啊。

可是之前张凡小友说的,每次王朝更替,往往就是几百年过去!

这粮食,还是远远不够呀!

“明代,粮食产量大约每亩一百五十公斤。”

“张凡小友!”

孔子终于忍不住了,皱眉道:“你说的这个,明朝,距离你们现在的时代,还有多远?”

张凡笑道:“明朝灭亡后,距离当代,还有三百多年。”

来不及了!

孔子仿佛是很着急,眼睛都瞪了起来,叫道:“就算这三百年还有进步,按两百公斤、甚至三百公斤来计算!也不过是比我的时代,高了十几倍而已!但是人口增长百倍!粮食……怎么可能够吃?”

要知道,“足食”可是孔子认为国家稳定所需要的最重要的条件之一!

吃不饱饭,哪来的稳定?

现在上百倍的人口增长,要消耗多少粮食!

后世的人,难道已经可以不吃饭了么?

真就成了神仙?

“现在,我们的粮食,够吃了……”

张凡眼前的那个形象,越来越清晰,却仿佛也是越升越高,直到化作了天际的一颗明亮的星星。

上一页 全文阅读 下一页
  • 年度排行
  • 最新更新
  • 新增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