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举化于无形,如今看天子的意思这三公之位他稳居其一——他若无异议,其他人何必多此一举?
“回禀陛下,关于朝廷官制繁冗之弊,微臣确有一点浅见——今时今日蛮夷窥于北,虎狼枕于侧,武备固然不可废,但也断不可如此轻忽文治,有道是马上可得天下,却不可治天下,如今国家之弊有二且全在文治,其一官制繁冗多有雷同,其二便是赏罚不明以致吏民懈怠......”
“有鉴于此,臣建议,改三公为丞相执政、太尉掌兵并新设御史大夫一职专司各级官吏任免考核。其下,司寇执掌臣民刑狱,廷尉副之;改大司马为司马,执掌宫廷禁卫,郎中令副之;司徒执掌谷货民生,治粟内史副之;司空掌山泽水利,工部副之;卫尉执掌京城禁卫,少府执掌纳捐课税,鸿胪负责外邦朝贡归义蛮夷,奉常负责朝廷礼制、选才育人,宗正专司皇室中之典刑,此为九卿,”张慷越说越激动,若不是一口气憋着上不来,他可能都不会停顿,“九卿之中司徒、司空、鸿胪受命于相府,司马、卫尉、少府需直属于陛下,御史大夫则下辖奉常、司寇和宗正,另外太尉之下设骠骑将军、车骑将军,执掌天下兵马调度作训,余者皆因循现制......不知陛下圣意如何?”
朝堂上众人面面相觑,只有高高在上的天子面露欣慰之色。
张慷本人则昂然翘首,满脸都是一吐块垒之后的酣畅。
这些话,他曾打算说给淳于彦,可对方推脱再三根本无意垂顾;他转而求助于相府,可刚开了头就被吕放以“好高骛远,不切实际”的八字评语打了回封,只有当今天子曾经承诺过会让他原原本本一字不落地将这些宣之于朝堂——人生得一明主,夫复何求?
“嗯......诸位爱卿以为如何?”
“张大人才思敏捷,条条切中要害,如此我等臣工各司其职各尽其能,更兼陛下英名神武运筹帷幄,当可使我大周气象唯一焕然一新!臣附议!”众人侧目,在场大多数都不由得暗自惊讶——没想到率先响应的竟然是很可能因此大权旁落的吕奕。
“臣等附议!”大局已定,大多数人的作用便只剩下随声附和。
“好!既然我们君臣一心,此事便就此议定!张慷,即日起你便是我大周首任御史大夫,官制沿革之事由你一力操办——朕要你三日内代朕拟定命书昭告天下,办得到么?”季炀明目光灼灼地盯着张慷。
“臣必不辱命!”张慷眼中的炽烈比天子更盛几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