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页 全文阅读 下一页

第163章 海上贸易之争(2)

我们怎么样?

朱厚照更不慌,反正就我这么一个皇子,你们能拿我怎么样?

反对派的官员不能把朱厚照怎么样,把手伸向了以焦芳为首的太子党。

焦芳手底下的官员自身有问题的也不少,朱厚照竭尽全力的保全。

实在保不住的,被贬谪出京时朱厚照亲自相送,赠与金银珠宝豪华马车扶桑美女,并保证日后找机会再把人调回来。

朱厚照现在天天跟萧敬混在一起,收集证据抓人。

在弘治看来,两人越来越像奸佞了。

二人分析着厂卫,记者,女子会所送来的消息,想从中找到几个关键人物的罪证。

但是还真就有那种浑身上下一点缺点毛病都找不出来的人,就比如都御史戴珊。

都御史是都察院的主官,主掌监察、弹劾及建议。

与刑部、大理寺并称三法司,遇有重大案件,由三法司会审,亦称“三司会审”。

都察院不仅可以对审判机关进行监督,还拥有“大事奏裁、小事立断”的权利,明代以都察院为最高监察机关,都御史与六部尚书并称为七卿,地位崇高。

戴珊还真不是江浙系的官员,生活作风也没问题,也没有贪污受贿违法乱纪的事情。

他跳出来反对,一方面是坚定的维护祖制,另一方面是希望弘治退让,主张把对日贸易的事情交给官员去办,早点结束这场朝争。

这样的人是这个时代真正意义上的好官,行得正,坐得端,严于律己,包括自己的家人。

典型的天朝上国思维,不认为海上贸易有好处。

以他为首的顽固派官员大多数都是以清流为主,还真挑不出来什么毛病。

跟他们讲道理还讲不通,你跟他们讲海上贸易对大明朝的重要性,他们会跟你讲商人重利,非君子之道。

朱厚照又抓不到他们的把柄,就很烦恼。

萧敬看着心烦意乱的朱厚照说道:“殿下,要不我让厂卫想点别的办法?”

朱厚照明白萧敬说的别的办法是什么意思,栽赃陷害了解一下,厂卫想给官员罗织罪名真的不难。

朱厚照差点就答应了,但是深思熟虑之后还是放弃了这个打算。

不想给厂卫养成这种习惯是一方面,另一方面戴珊是好官,去陷害这种官员朱厚照道德上过不去,而且更容易引起文官势力的反弹。

朱厚

上一页 全文阅读 下一页
  • 今日热门
  • 本周排行
  • 阅排行
  • 年度排行
  • 最新更新
  • 新增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