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页 全文阅读 下一页

第156章 本宫真不是要开海禁(2)

这下大臣们都不说话了,太子自己出钱出力去援助日本,咱们还有什么好说的呢。

但是还是有老成持重的大臣上奏,表示太子还是要三思而后行,援助一国的事情变数太多太大,咱们有钱也不一定非得往日本花啊。

有钱你往国库多捐点不行么。

再说到时候万一太子钱不够了,停止了对日本的援助,那我们和日本签订的国书也就作废了,到时候岂不是要丢了我们大明的脸面。

或者到时候为了不丢大明的脸面,再从国库拿钱给日本援助,朝廷受不了啊。

其实这个老成持重的大臣是自己这边儿的人,就是为了给朱厚照图穷匕见铺路的。

朱厚照接着说道,日本皇室为了表示称臣纳贡的决心,在国书上承诺对我们大明的商品免税,在对日本进行援助的同时顺便开启对日本的贸易,钱不是问题。

大臣们懂了,原来是这样啊,通过对日的贸易来进行对日本的援助,而且日本还给我们免税。

太子你早说嘛,

早说我们根本就不同意啊!

这不就是要开海禁么。

大臣们表示这样不行,这是违背祖制的。

朱厚照就在这件事上挑字眼,这只是对日本皇室进行援助的手段,不算开海禁。

有大臣表示对日本贸易的话,国内的资源流向国外,比如粮食,生铁,马匹这些重要物资如果放开交易,对大明不利啊。

朱厚照本来也没想卖这些东西,表示这些重要物资都不会卖到日本,本宫说了不是开海禁嘛。

又有人表示开海禁会导致海防困难给沿海居民带来不便。

朱厚照接着表示,只在天津港进行对日本的贸易,就在大臣们的眼皮底下进行管控,不会影响到海防,本宫说了不是开海禁嘛。

由于朱厚照准备充分,反正不管大臣们提出什么样的理由反对,都早有应对,而且反复强调这不算开海禁。

搞的大臣们都有点相信太子不是要开海禁了。

李东阳发现了问题,朝堂中本应该反对声音最大的江浙系官员,声势怎么这么小呢。

李东阳想起了之前一些朝廷官员的调动,恍然大悟。

又让太子算计了,太子又是早有预谋。

李东阳看向了焦芳,太子估计还想不到这种计策,肯定是这个吏部左侍郎的手笔了。

上一页 全文阅读 下一页
  • 今日热门
  • 本周排行
  • 阅排行
  • 年度排行
  • 最新更新
  • 新增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