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威上台,聪明人都知道他就是把刀,接下来高顺开始了他的动作,大力整顿。
任何国家建立之初,都有这样的经历,这个过程是痛苦的,但高顺不得不这么做。
影卫全部出动,很多大臣都被抄家流放,被抓到南、北的苦寒之地做苦力。
随着人口的增加,齐国的实力也在增强,高顺的威望空前绝后,想推翻他是不可能的。
而高顺这么做的底气是,他能有一直火器军队,领先世界几百年,还有最强大的水师。
在高顺的恐怖威压下,地方势力根本翻不起浪,但所有人也都清楚,只有高顺能做到这种铁腕,换一个人绝对不行。
高顺也意识到了这一点,所以从这一刻起开始布局,纵观华夏五千年,所谓的历史不过是一次又一次的循环。
没有什么永世的王朝,除非改变。
现在的齐国的确很强大,也可能是昙花一现,没人能保证高顺的子孙和他一样。
所以高顺现在考虑的,是如果加速融合,华夏能够辽阔的版图绝非偶然,而是地理环境所致。
如今东北已经收复,突厥的地盘还需要徐徐图之,西部地区的吐蕃都成了藩属国,高顺打算过几年全部拿下。
时光如水,齐国日新月异,一天一个变化,就这样过去了十年。
十年后的齐国,主要道路已经遍布各州郡,实现了条条大路通洛阳,并且水路也十分发达。
经济迅速发展,工业也迎来了新的复兴,农业再次突破新高,可以保证全国一亿百姓的用度。
虽然这些只是统计,还有很多人会饿肚子,但这已经是空前的盛世了。
由于朝廷重视百姓,所以百姓对高顺感恩戴德,万家生佛,国内很多地方都出现了高顺的雕塑。
四十多岁的高顺身体状态还可以,但常年的劳累让他有些疲惫,齐国能有今天与他的坚持分不开。
如今的洛阳是一座超级繁华的城市,各行各业都已经出现,逐渐向外扩散。
格物院十分热闹,很多手艺人来献计献策,只要采纳就会受到奖励。
各个书院学术氛围浓厚,不光是经史子集,已经有人开始研究数学和术学。
不过,哪怕有高顺的指导,有些事情要实现还是太难了,就比如蒸汽机,比如发电。
高顺不知道自己有生之年能不能再看到电灯,但他现在已经不关心这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