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的眼线被撤回,而剩下的眼线估计也就是些混杂在民众内的普通人。
这样一来,苏辰的下一步计划便能够更为顺利地进行了。
苏辰开口说道:“欲要篡位,那么我必须得到皇城的兵权和舆论的支持,这二者缺一不可。”
“而皇城城防军已入我麾下,接下来我们所要做的,便是在这六天不到的时间里,把控住皇城民间的舆论风向。”
“得民心者得天下,这一道理百说不厌。在得到民心之前,我们首先得彻底败坏苏信凌的名声。”
“二皇子和四皇子的遇刺身亡,便是最好的突破口!”
苏辰望向福伯,如此说道。
“福伯,我们王府还有多少可用之人?”苏辰问道。
福伯如实回答道:“王府内还有二十多名下人。”
苏辰点了点头,道:“够了!”
“福伯,你把那二十多名下人喊来,并且给予他们一千金币,让他们去皇城内买通一些百姓。我们需要这些百姓为我们传播舆论。”
苏辰吩咐道。
“是!”
福伯毫不犹豫地执行了。
很快,二十多名下人领了福伯从内库取来的金币后,便快速离开了王府,朝着皇城的各个方向奔走而去。
按照苏辰的安排,这一千金币至少能够买通数千名百姓。
有了这些百姓负责传播舆论,至多三天,关于二皇子和四皇子被苏信凌派遣死士刺杀一事,便会传遍整个皇城。
虽然这对苏辰的篡位并没有直接的帮助,但是舆论的朝向可以让苏辰在成功之后,不被百姓所抵触。
就好比苏辰前世历史中大名鼎鼎的玄武门之变,人们只知唐太宗杀兄夺位,却不知唐太宗也是为了自保而不得不如此。
舆论的朝向,在一定的程度上可以说是至关重要的!
就这样,三天的时间过去了。
皇宫,御书房。
“大皇子,关于您的那些传闻,也不知道是何人泄露,如今已经传遍整个皇城了!”
一名黑袍男子单膝跪在苏信凌身前,如此说道。
黑袍男子的面庞,此时正隐藏在他那黑色的兜帽之下。
苏信凌看向黑袍男子,他那眸子此刻正充满了恼意。
“还能是谁?还不是我那位好弟弟苏辰干的!”苏信凌冷笑一声,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