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页 全文阅读 下一页

第171章 忆秦娥(2)

得昏倒过去。

他就是温室里面的花朵,如何受到过如此挫折,和那陆德明一样,承受不住失败。

“良平兄!”

卢修然马上扶着他,再将李家的人叫过来,他也不敢对李忆安做什么,唯有带着人离开芙蓉苑。

“现在的年轻人,真受不了挫折啊!”

李忆安长叹一声。

众人奇怪地看着他,心想好像你也是年轻人。

“郎君,请收下我!”

王孝通没有被李良平的昏迷影响,再一次恭敬地说道。

李文康就纳闷了,自己也想拜师,但要拜的是婉顺那个小丫头,怎么王公也是这样,拜一个比自己年纪小那么多的人为师。

“不可不可!”

李忆安扶起他作揖的手,道:“王公你看我才多大?哪能做你的老师。”

“师者,无年龄之分,达者为师。”

王孝通很肯定地说道。

“不行,绝对不行。”

李忆安看到他完全不肯罢休的样子,只好又说道:“要不,我和王公平辈交谈,你叫我一声忆安即可,以后一起来研究术数问题,如何?”

王孝通认真地想了想,觉得也不错,笑道:“如此最好,如此最好。”

李文康连忙跑上来,道:“郎君,我也要,其实我还想拜小妹妹为师,不过……怪不好意思。”

“你那么笨,我才不收你!”

婉顺嘟起小嘴,满脸的小骄傲。

他们都被小丫头逗笑了。

“好了,我们回去吧!”

李忆安挥了挥手。

这个时候,王茹婧突然在婉顺耳边,轻轻地说了两句话。

小婉顺拉着李忆安的手,轻轻摇摆道:“姐夫,你今天好像还未作诗,那些诗都是你以前写的。”

李忆安哄着她说道:“好好,诗我就不作了,先作一首词吧!”

词?

根据后世的研究,词不是宋朝独有,最早可能起源于隋唐,还有其他说法,是来源于诗经的长短句,后世在敦煌莫高窟发现的《敦煌曲子词》就是隋唐的证明。

不过这时候的词,还是民间乐曲,也起源于民间,地位不高,哪怕是到了宋朝,也不过是胡夷里巷之曲,即使是苏东坡等人,整理自己的文集,词也是放在最后面。

李忆安要在这里作词?

上一页 全文阅读 下一页
  • 今日热门
  • 本周排行
  • 阅排行
  • 年度排行
  • 最新更新
  • 新增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