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页 全文阅读 下一页

第86章 长安日报(2)

,一页书就出来了。

李世民越看就越感到激动。

“老周。”

李忆安喊着一个工匠,道:“早上我让你印刷的东西,都做好了吧?”

“好了好了!”

那个叫做老周的工匠,拿着十多张印满字迹的纸走过来。

李世民只见纸张最上方,印着四个大字——长安日报。

其他细小的字,也是《白蛇传》的内容,用作临时填充。

“先生,何为长安日报?”

李世民感到很好奇。

李忆安解释说道:“长安日报,就是一种报纸,何为报纸?就是消息、传闻,甚至是政策公布、传播的一种载体。”

李世民还是不太能理解,这个概念他从来没有听说过。

“那就换一个说法,如果是郎君你有什么新的规定、政策要公示,是否得先从长安各处,张贴告示来告诉所有百姓?”李忆安问道。

“没错,难道这也是一种告示?”李世民反问道。

“差不多,但要比告示更好用,传播的范围会更广。”

李忆安解释说道:“报纸上面印刷内容,可以是朝廷最新的政令,也可以是边境各种动向,甚至是旱情的状况、如何解决等等,甚至是一些逸闻趣事,就比如另外一种流言,能通过这种方式来发行,然后传到长安每一个识字人的手中。”

说到这里,他又简单地讲解一下,报纸是怎么发行的问题。

李世民听了后沉思许久,觉得这样有点道理。

“但是,报纸的制作,消息的收集,是需要有成本,发行也并非免费。”

李忆安继续说下去,道:“在发行之初,我可以支持一个月的免费赠送,但在一个月后,每一份报纸我会卖一文钱一份。”

“那么便宜?”

李世民所知道的,质量最差的纸张,都要五钱一张,更别说印慢了字迹的报纸。

“在纸张、字模确定的情况之下,制作数量越多,成本越低,一份报纸成本还不到一文钱。”

李忆安肯定道:“郎君试想一下,长安人口有多少?买报纸的人,绝对不会少。”

李世民回想一下长安的现状,摇头道:“我认为不太行,普通百姓,贩夫走卒,识字的人不多,只怕会无人问津。”

李忆安早已考虑过这一点问题,笑道:“那就需要划定一个受众范围,

上一页 全文阅读 下一页
  • 今日热门
  • 本周排行
  • 阅排行
  • 年度排行
  • 最新更新
  • 新增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