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页 全文阅读 下一页

第1157章 文武不和互相监督 (求支持,求订阅)(4)

“我来找你,主要是想向你了解一个人,国民年金的方哲明。”

事实上,在来找李存志之前,朱国强就已经找人查过这个人,不查不知道,一查还真有其人,这家伙确实是国民年金的理事,也是南京的风云人物,妥妥的大人物。

可就是这样的人,也不过就是某些人的传声筒,这不能不让朱国强变得谨慎起来。

“国民年金的方哲明,你为什么查他?”

李存志反问道。

“对这个人我并不怎么了解,但如果我没有计错的话,他的声誉一直都很不错,要不然的话,也不会成为国民年金的常务理事。”

“哦?”

朱国强诧异道。

“你是说他的声誉不错。”

“这是肯定的,你可能不太了解,国民年金那边有差不多一千多个理事,这些理事的祖上身份都颇为显赫,甚至有不少都是从龙功臣或者朝中要员,对了,而且他们大都是文官。”

“文官?”

“对,这么说吧,大明一直存在着两个团体,一个是乾圣的军功勋臣,一个是通过文官群体,从乾圣年间,大明的朝政其实就是两个群体的平衡,与北朝那会文官一家独大,勋臣只能仰人鼻息不同,圣祖皇帝视勋臣为殷骨,总有一些偏向,而相比于文官呢,勋臣当年随着陛下参与了很多投资,就现在大明所谓的财阀,这么说吧,至少有七成都是大明勋臣的产业”

这倒是事实,当年朱国强经常拉着勋臣们一起投资啊,什么煤矿啦,铁路啦,码头啦,甚至就连地产开发也会拉着那些勋臣,皇家吃肉,大家一起喝汤嘛,到后来的殖民地拓殖,勋臣也是当仁不让的拿出了大把的银子。

也正因如此,皇家和勋臣早就结成了一个紧密的利益同盟,当然这也带来了一个问题,就是大明的权贵掌握了大量的财富。最终造成了现在的财阀,对于这一点,朱国强也是很无奈啊。

任何事情都有正反两面,当年在他做出那些选择的时候,其实很多事情都已经注定了。

“但是相应的文官那边呢,对于勋臣掌握大量实业一直颇为不满,甚至认为“天下之利尽入勋贵之手”,所以他们一直试图打击勋臣的商业利益,你知道,砍勋臣最重的一刀是什么?”

“国民年金?”

“对,就是他,当年是什么情况?几乎所有的工厂都没有养老保险,也没有这个保险那个保险的,可文官们就通过立法一下子让工厂

上一页 全文阅读 下一页
  • 今日热门
  • 本周排行
  • 阅排行
  • 年度排行
  • 最新更新
  • 新增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