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页 全文阅读 下一页

147.以取材的名义(2)

对于文字创作者而言,脑海里的画面和情节往往是精彩纷呈的。

但文字的表达能力是有限的。

或者说,创作者的表达能力是有限的。

如果说一个人脑海里的画面和剧情可以打100分的话。

落到笔端形成文字后,很可能就只剩下60分。

再通过文字的形式传递到读者的脑海中,形成新的画面后,也许就只剩下20分。

所以作者对于剧情的认同度,往往和读者差别很大。

而这里面的差别,就差在文字的表达能力上。

这个念头,脑洞是不值钱的。

一个作者真正能傍身的技能,能依靠它吃到老的,就是文字的表达能力。

抽象点说可以是文笔,或者文风,笔力,亦或者是更具体的铺垫、伏笔的运用,草蛇灰线的理解。

更可以是一句点题或应景的比喻,一个简单却契合内容的梗,又或者是引人发笑增强代入感的段子。

这所有的一切,综合起来,就是作者的武器,是保持内容传输效率的保障。

而作者唯一要做的,就是把脑海里的东西,通过文字,尽可能完整清晰的传递到读者的脑子里。

好让100分的剧情,能原汁原味的通过文字,百分百的被读者接收到。

江渺现在还远远达不到这种境界。

能写出一本日常文精品书,可以说是他的运气好,恰巧碰到了更容易让他保持文字表达能力的题材。

这也是为什么很多作者转型大都失败的原因。

因为一个作者在一个题材里,他的表达能力可能极强。

但换一个题材,可能就重新变回了萌新,无法发挥出文字的表达能力。

以至于自认为精彩的剧情,在文字的传输过程中消耗殆尽,读者压根没能接收到应有的精彩。

江渺对此还是很有自知之明的。

他知道自己的路还长着。

哪怕成绩不错,甚至比许多老作者还厉害。

但这远远不够,还需要继续学习进步,才能保证他在未来的创作道路上始终不会掉队。

……

但沉浸在修改细纲和自我审视的江渺不知道,卧室里的苏怀粥又一次陷入了两难的局面。

看着床铺上摊开来的三套汉服,苏怀粥咬着嘴唇,满脸羞红和苦恼。

上一页 全文阅读 下一页
  • 今日热门
  • 本周排行
  • 阅排行
  • 年度排行
  • 最新更新
  • 新增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