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页 全文阅读 下一页

第35章 都是……(2)

报道提及到的地方,也并非郊外那些地方,而是市中心的繁荣地段,两千三每平米还属于独橦。

这还是一线大城市。

换成宁阳这种三线小城市,房价最多在两百多一点点每平。

所以老徐家给大闺女找的这门亲事,完全属于高攀,可李牧大姨的思维结构与一般人明显有区别,她居然嫌人家戴眼镜影响干农活,死活不同意,李牧外公被气的不行,抄起柳条狠狠抽了她一顿,纵然如此,李牧大姨依旧不同意。

还以上吊投河作为威胁。

老徐家被搞的没办法,只能作罢。

与初中老师这么一个优秀的女婿错过,李牧外公和外婆大概品尝到失望的滋味,之后几年也没再管不着调的大闺女,这也造成李牧大姨结婚比较晚,结婚时已经属于那个年代的老老姑娘了。

至于李牧外公后来还给她找亲事的原因,估计也怕自己这个老老闺女砸在手里,嫁不出去。

李牧大姨第二个相亲对象,便是他现在的大姨夫。

他大姨夫家很穷,完全可以用“家徒四壁”来形容,两间茅草房,用木头做的外墙,直到今日李牧也不明白他大姨夫家当时的木头围墙到底是防贼,还是不让贼知道他们家一无所有!?瞧不起他们家。

出嫁前,李牧外公问了李牧大姨一个经典问题。

“这个眼神好使吧?干农活绝对是把好手”

这也是李牧表哥与李牧大姐李红年龄相差一两个月的原因。

老徐家五个闺女。

大闺女徐兰不正常

三闺女扣扣搜搜。

剩下几个各有各的特色,其中也包含李牧老妈徐梅在内。

因为她这个二闺女,一直抱怨李牧外婆和外公偏心,没让媒人先将那位戴眼睛显得斯斯文文的初中老师介绍给她。

更抱怨李牧外公和外婆,明知道她姐看不是人家后,依旧没想到给她和初中老师牵根线搭个桥,不然她家李牧和李红估计都能考上清华北大,这种话,姑且只能当成李牧老妈和他大姨聊起往昔时的笑话来听听,当不得真的。

所以李牧对他大姨,在儿子被儿媳砍两刀后,依旧不允许他们离婚,表示理解。

因为他大姨,真的不能以一个常人的思想来揣测。

有的人说:“婚姻是夫妻双方的事,与父母何关?”。

这话确实有道理,但也要分人,如果换在李牧表

上一页 全文阅读 下一页
  • 年度排行
  • 最新更新
  • 新增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