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页 全文阅读 下一页

十一 官制(2)

合格毕业,放在封建时代已经算得上有知识、有文化,更何况这个世界并非讲究科学的地方,很多现代社会必修的知识,放在这里都没用,完全可以不学。”

“语文、数学、技术、品德再加上中学必修的政治、社会与思想,十岁入学的儿童,十五岁就能毕业,再加上行政学院三年培养,出来就是合格的乡镇一级官员。

只是,这样一来的话,以后恐怕就不好办了。”林黛玉犹豫了一下说道,“这也是我爹提的建议,如今天下仍然百废待兴,自然可以用这种方式培养官员。

但等到将来一切稳定下来,根本不需要这么多的官员,这种培养方式很容易造成类似于两宋的冗官、冗员问题,给朝廷带来极大的负担与麻烦。”

“所以,我放开了新的科举制度。”卫旭笑着说道,“具体措施我就不浪费时间了,你们都去过现代,应该懂得公务员招考,只是我这里加了一点儿限制。

必须是中学毕业之后满十六岁才能参加,而且乡镇、县城、府城乃至于省城、朝廷的招考各有不同,越往上难度越高,对参考者的要求也就越高。

考上了也不是直接授官,而是送到金陵行政学院培训,一般府城、县城和乡镇招考人员只需培训半年,省城和朝廷招收人员则是一年,以便确保这些人的工作能力。”

“这——”林黛玉眉头一皱,“是不是太多了?”

“今年秋季,金陵行政学院不再招收新生,以后也不会再有,这座学院今后的职责,就是官府人员的入职培训以及晋升人员的中级乃至于高级提升班。

各级官府给出固定编制,逢进必考,有了空出来的编制才能进行人员招收,任一级的官府招收人员,必须报上级官府批准,哪怕是还有一定的冗员,也能控制在合理范围内。”卫旭笑着解释。

“怪不得那群大头巾罕见的全力支持。”史湘云不屑的撇了撇嘴,冷哼一声说道,“只要还能给他们机会当官,他们才不管究竟要向谁下跪喊万岁。”

“别忘了,旭哥哥可还允许他们按照过去的功名对等报考。”林黛玉笑着说道,“一般学子还要一定的标准,比如家世清白、三代不得有犯罪等等,而且必须中学毕业。

还要求支教时间,乡镇一级一年,紧接着是县城两年、府城以上三年,允许叠加计算,但过去有功名的举子可以不受此限,秀才即可参加县城招考,举人以上没有限制。”

“那是因为这十年时间,凡是有志于朝廷的

上一页 全文阅读 下一页
  • 年度排行
  • 最新更新
  • 新增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