质的钢刀短剑,用来武装曹云奇的帮会还有周云阳在牛头山的弟子、势力,确保一定的自保手段。
长期目标则是研发出优质冷兵器的标准化流水线生产,特别是强弩的低成本量产,待他将来有了落脚地之后再发挥作用。
《红楼》世界因为神学方面的原因,从根本上排斥各类高等级科学技术,这样一来强弩就成了军方大杀器。
如今的大顺朝,正规军全是冷兵器部队,大部分单位弓弩手的配备率基本与骑兵持平,不足两成的样子。
而在这不多的弓弩手中,强弩的配备率也很低,一般情况下所占比例不超过三成。
以京城三大营之一神机营举例,这支部队还是以精锐弓弩手闻名于世,却在多达三万人的总人数中,只有不足两千副强弩。
倒是精锐弓手超过万人,甚至优质长弓的配备比率是一个人一张长弓,两个人一把备份,其余人员是轻步兵为主,加上一个千人骑兵队。
就这已经很夸张,骑兵为主的三千营人将近两万精锐骑兵,只有最精锐的夜不收侦察兵才大量用弩,除此之外其他单位加起来都凑不出五百副强弩!
谁都知道强弩比硬弓好使,但整个世界历史上,封建社会都没有哪个国家全员强弩,根本原因是没法解决大规模低价量产问题。
卫旭的目标就是将来淘汰长弓,当然,这是很久以后的事情了,目前的任务依然是以科举为主。
大兴县县学门外,童生试分为县试、府试和院试三级,卫旭正准备参加第一级。
他从早上三点多不到四点就提着考篮开始排队等待,就这已经是比较晚的,因为很多人甚至是彻夜等待,就为了排个好位置。
要不然倒霉的分到厕所旁边的位置,也就是著名的“臭位”,十成水平估计得损失三成以上。
还好,卫旭不用担心,虽然文武对立,但那是高层,基层以勋贵的身份加上银子的威力,弄个好位置很轻松。
按照封建科举最成熟的明清时期惯例,任何人参加童生试,都应该在籍贯所在地,不允许“高考移民”。
卫家本是祖籍金陵,属于河东卫氏分支,理论上卫旭应该回南方才能参加县试。
幸好,当年大顺朝刚刚还都京城之时,当时的高宗皇帝专门下了恩旨,凡勋贵子弟参加科举的,允许直接在京城参考。
所有人统一安排在大兴县,算是取个好彩头。
这道圣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