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页 全文阅读 下一页

320 前方是末日?(3)

,只是大家的目光都被工业门类吸走了,没什么人报导。

粮食平稳除了人为努力协调,还有个因素无法忽视,与产业工人的变化趋势类似,都是源于港口型城市减少。

灾前,很多不发达地区受某些利益集团压迫,或是买办作祟、自身眼光问题,干脆放弃了粮食安全。

全球海运缩水,同时港口城市减少,也客观上降低了非农业人口的占比,各地缺口并没有特别大。

un粮食署早在黄金运河事件后,就呼吁各大国,增加对缺粮地区的农业技术援助。虽然大多数都敷衍了事,但多多少少也敷衍过了,总是有立项有资金。c国、f国,还实际在黑洲援建了化肥厂。

有这个过渡期,绝大部分地区,多少也增加了一些粮食自给率。

到今天效果出来了,工业类崩溃时,没有立刻牵连到粮食。

但周期不会太长。

随着原材料获取困难,工业品供应会继续减少,危机传递到全球粮食层面是早晚的事,最后这一段价格平稳期,即使靠着大国们的威严也只能压几个月。

眼前的时代,真要找好消息还得上太空。

首个太空婴儿,即将在月宫诞生。

不能用“分娩”,并不意外的,受低重力影响,首个太空婴儿体型上有过度发育的情况。此外骨质有一点小问题,其他都算健康。

哪怕地面上有数百人的专家团做支援,采用了热量控制法,不过为确保母婴健康,胎儿仍然比同期地表婴儿大一圈,将无法进行顺产,只能剖宫。

顺产生育,是母婴共同努力的结果,母亲受到的痛苦就不提了,婴儿在该过程中也需要把脑袋变尖(被挤的)全身卷起,才有机会呼吸空气。

假如生产前婴儿健康为1,顺产后再加一。

剖宫首先有手术风险,不止进行中风险,还有孕妇术后健康风险。对婴儿而言,失去了第一次呼吸前的母婴协同锻炼机会,有不小机率获得“体弱”debuff。

为了让首个太空婴儿能够顺利安全的降世,同时确保宝贵的科研型母亲的安全,生产手术早在两个月前开始做计划。

一个月前,也就是九月,月宫上仅有的三个外科医生中的两个,就开启了模拟训练。

三位医生必须提一嘴。

这三位中,只有一位是正经的一线外科医生,另外两个过了实习期只做了两年,就到研究院伺候小白鼠和猴子

上一页 全文阅读 下一页
  • 今日热门
  • 本周排行
  • 阅排行
  • 年度排行
  • 最新更新
  • 新增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