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摇山欲言又止,最后仍是没有说出口,身形一闪而逝。
他想说的是,世间的书生意气,分轻重,和忠义仁勇,分大小。
你晏肃,我吴摇山的授业恩师,还不够重,不够大。
在曾是自己最得意的门生离去后,孤单的老人面向书架,抬起手,想要抽出一本泛黄古籍,可是手臂悬停良久,缓缓收回手,喃喃道:“世间若无我这般迂腐儒生,如果读书人尽是聪明人,那么圣人之学和稷穗学宫,何以立道啊?”
————
山崖书院,位于岐山之巅,故而从山脚抬头望去,书院几乎常年隐没于云海之中。
这一天坐落于险峻崖畔的观海台,四人围坐,无酒也无茶。
一位高大男子身穿金色蟒袍,极具帝王之气,不怒自威,气势凌人。
他坐北朝南。
对面坐着一位面带笑意的老人,高冠黑衣,性灵风神,飘飘欲仙。
一人身材敦实,其貌不扬,气息内敛,身穿粗布麻衣,但是石桌下,这名汉子腰间的那根碧绿“玉带”,赫然是一条已经头生一角的蟒蛇。
只有一个年轻人,打着哈欠,意态惫懒,大概实在是无事可做,从袖子里掏出一截紫竹,手指长短,翻来覆去,最后直接啃咬起来,然后一脸崩到牙的吃痛表情。
他揉了揉脸颊,将紫竹放在眼前,缓缓移动这紫色竹节,透过孔洞,观察其余三人。
他对面那位粗粝汉子,姓李名彦超,正是大隋南疆边陲的定海神针,二十年来,此人可谓以一己之力,在架剑坡一线,率领麾下嫡系精锐,硬生生挡下了朱雀二十余万铁骑的北伐马蹄。
他左手边那个身穿金色蟒服的男人,杨元珍,当今天子的亲叔叔,只是有个不太好听的绰号,闭关藩王,裂土分王,辖境广袤,却一心修行,动辄闭关七八年,所以被无数文官弹劾,说这位藩王殿下不问苍生问鬼神。
右手那位老人,则是他未来媳妇的老爹的老爹,也是儒教七十二书院山崖书院的山长,是稷穗学宫历史上,担任山长时间最久的一位,归功于这位老人在二十四岁的时候,就惊世骇俗地成为了书院山长。这简直比大隋王朝的十四岁科举状元,还来得匪夷所思。用年轻人的话说就是,老头子肯定、绝对以及板上钉钉是稷穗学宫那位大圣人的私生子。年轻人私下也当面询问过此事,当时老人笑呵呵,一点不生气。不过一回头,就将这桩趣事说给了自己孙女听,然后年轻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