换阿保班的是奉娘。
姜朝露和她去逛了集市。
芷台走半爿山路,有小村庄,十天半月的赶个集,买堆并不缺的东西回来,姜朝露也乐在其中。
“这位贵女,瞧瞧新绣的香囊吧。”槐荫下的小贩吆喝,不过,是朝着奉娘。
奉娘哭笑不得:“就算兜售生意,也得长点眼不是,老身一把年纪了,哪门子俏姑娘!”
二人都戴着帷帽,白纱掩面,奉娘是宫里出来的,自带周正气度,故教穷乡僻壤的小贩眼拙了。
姜朝露笑得弯腰,伸手买了香囊:“算妾买了……买给奉娘,老来俏也不是不行啊。”
听前半句,奉娘松了口气,听后半句,奉娘更窘了:“夫人也来打趣老身!”
小村庄的集市不大,天高皇帝远,没人认得王城的来客,赶路的行色匆匆,住家的不识金银,有玩泥巴的小孩来扯姜朝露的衣裙。
“哇,花花的小鸟!”
是彩绣的鹧鸪。不算富贵的纹饰,在这儿却惹来一堆小孩,围着姜朝露瞧稀奇。
“下次逛集市得穿素点!”奉娘连忙拉了姜朝露走。
却没想一个男子挡在面前:“二位请了。小可欲往王城去,想向二位问个路,还望赐教。”
奉娘警戒的把姜朝露护在身后,僵脸:“奴们是住在山里的庶民,都没去过王城,贵人问错人了吧。”
姜朝露压了压帷帽,不动声色的打量。
男子二十有余,虽布衣芒履,但通身雅量不凡,衣侧佩玉,极品的羊脂玉,玉上雕紫藤,栩栩如生。
“彩绣丝织,可不是山里用得起的。”男子瞧了眼姜朝露的裙角。
“贵人乃吴客?”姜朝露反问。
这下轮到男子警戒了。
姜朝露笑笑,她见过雕紫藤的玉佩,在清平君钱蹊那里。
吴国,王室钱,钱家喜紫藤。
史料可以追溯的最早记录,是几百年前西周初年,某任家主钱幕,庭中遍植紫藤,一时成为时兴。
后来延续下来,紫藤成为钱家象征,钱家子弟在衣衫上绣紫藤,玉佩上雕紫藤,庭院里种紫藤,自诩为紫藤王朝。
而眼前的男子,要么是宗室公子,要么,就是钱家亲信,被赐佩紫藤。
“四座风香春几许,庭前十丈紫藤花(注1)。”姜朝露轻吟,语调多了善意,“久闻清平君大名,多了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