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劫,也是运道。”
老者感叹道:“佩服!佩服!大师境界以至化境。”
中年人说道:“我走遍了天下,看了无数的风水宝地,最后得出一个结论。”
“什么结论?”老头放下茶杯,认真倾听。
“现代社会,到处开山动土,所谓的风水龙脉早已毁于一旦。看风水靠的是地理意义上的堪舆之术,失误率只会越来越高。而个人的福运,现在完全靠各人修德,修德修得好,他走到哪里都会福运相伴,不在于风水的好坏,而在于心态的把握,心转物境。”
说到这里,中年人笑着说,“比如你那位侄子,虽是天生福运。但如果他心无善念,不应天时,再好的命都会转化。”
老头点头,忽又问,“我记得大师说过金杨参阅拙作咸鱼翻身记是你的化煞之人,这么多年过去了,也没见你找他?我这次来青云山见你,是想在有生之年帮你圆满。”
中年人点了点头,“风水流动,气运陡转,本来应该应在金杨身上,也许是老天造化,竟又拖了数年,而且”他掐指一算,皱眉道:“不对”
老头的脸色跟着紧张起来,“大师?”
中年男子的眼睛蓦地转向郭小洲,接着哈哈大笑几声,眉飞色舞道:“有缘千里来相会,无缘对面不相识!”
老头若有所思地凝视着郭小洲,喃喃道:“难道又是一个贵命?”
“岂止是贵,贵不可言呐!”中年人感慨道,“难怪我算不出来,原来,出现了一个替死鬼。”
老头大惊,“你是说他替你应劫?”
中年人自信地点点头,“有些命中注定的东西,可以改变,有些,则不能。他今天出现了,并且稍后将有血光之灾,预示着他的霉运从青云山而止,其后一路鸿运大道。他在这里得到了福运,代价就是替我承担劫数。”
老头愣了半晌,长叹道:“弟子明白了,明白了大师这些年大宏愿,广施天下,大修殿宇,造台阁,还大山绿色,修大德大善,所以消除了大劫”
中年人不可置否道:“准确的说,不是消除,而是转换了应劫之人。”说到这里,他起身朝郭小洲走去。
老头也随即跟上。
郭小洲正大口喝着静心止汗汤,忽然瞥见中年人和老头一前一后朝他走来,孙慧敏警惕地放下碗筷,看着来人。
中年人走到他们桌前,抱拳拱手道:“鄙人静一,见过两位施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