租车更是踪迹全无。
他在车站等了十分钟,打车去张咸县棉麻公司已经不太可能。他遂给张咸棉麻公司拨了个电话,接电话的人还是那位刘总。
“什么,你已经到了张咸?”对方显然有些不敢相信,作为棉麻公司的总经理,类似的“套话”他说了几十年,遇到陌生的电话,谈起价钱,他总是敷衍道:“欢迎你来现场看看。”
如果是老熟人或长期客户,他会很直接地告诉人家:“你n号带棉检员来xx扎花厂直接验货上车。”
像郭小洲这样一句“套话”便马不停蹄赶过来的人,从来没有过。
他甚至怀疑这个姓郭的副厂长在耍他。
“你现在在哪儿?”
郭小洲说他在张咸县汽车站,现在外面在下暴雨,打不到车。
“你等着,我派车来接你。”刘总放下电话,便喊来司机,让他去车站接一客户,他又想了想,匆匆赶出去,他想亲自去看看,郭小洲是个什么样的人,他很好奇。
在张咸车站,刘总终于看了浑身湿透的郭小洲。
虽然很惊讶郭小洲的年轻,但郭小洲相貌堂堂,一对眸子厚实沉稳,绝对不像个骗子。他当即命令司机打伞把郭小洲接上车,郭小洲笑着摇头,“不麻烦,都已经湿透了。”说着闯进大雨中
看着郭小洲湿漉漉坐在车上,刘总感概地对司机说:“郭厂长是个办实事的人啊!我们上午通电话说要他来看现场,这不,几个小时候就到了咱们张咸”
郭小洲接过他递过的纸巾抹脸,笑着说:“没什么,我是棉纺业的新人,笨鸟要先飞!”
本来接待业务,刘总是很少参与的,除非是长期大客户。但是这次,不知怎么着,他大手一挥,对司机说:“先去商场,给郭厂长置办一套行头,然后送去棉麻宾馆,洗个澡,换好衣服,通知销售科长来陪郭厂长谈事。”
郭小洲客套一番,便接受了刘总的好意。去商场挑了一套内衣外衣,然后去到棉麻公司的内部宾馆清洗更衣。
晚上六点半,他在棉麻公司刘总和销售科高科长的陪同下,吃了一顿当地风味的晚餐。结束晚饭后,刘总对高科长说:“郭厂长的职业精神让人感动,这次尽量让郭厂长满意而归。”
接到指令的高科长连夜和郭小洲进入工作程序。
当晚,便达成三百吨棉花的合同协议,而且付款方式也是一些棉花公司拒绝的承兑汇票形势,当然,价格比市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