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朕自幼没了母亲,父皇忙于国事,常常十天半个月不来后宫,在朕心中,最亲的人其实是教养嬷嬷徐氏。”
成宪帝被安置在暖榻上,他已经没有力气,却强撑着坐起来,冲太后说道:“朕登基后,第一次违背母后懿旨,追封徐嬷嬷为圣安夫人。那件事,您对朕很失望罢?”
太后手中转动佛珠,淡淡道:“徐氏在内收受贿赂,其子在外卖官卖爵,罪行证据确凿,我可曾冤枉她?我失望的不是你下旨追封,而是你身为帝王是非不分,任人唯亲,惹朝堂非议。”
成宪帝叹气:“当时朕还年轻,的确意气用事了。后来虽有后悔,但朕是皇帝,皇帝怎么能承认自己错了?圣安夫人是有罪,可她终究陪伴了朕十年,一朝赐死,朕实在不忍,才会对母后有了怨恨,才会在登基后下旨追封。”
他看着隆庆太后,内心百感交集:“朕一出生便失去亲娘,母后进宫那年朕七岁,当时朕问徐嬷嬷,是否应该将您当作亲生母亲孝顺?徐嬷嬷说,除非中宫无子,否则朕的太子之位必定不保,朕深以为然。之后徐嬷嬷勾结太医,往母后茶水中下不孕药,朕其实知情,却一直不曾告发。”
太后神色不变,倒是旁边苏眉吃了一惊,责备道:“父皇,您太糊涂了,怎么能放任奴才做出这种事?”
成宪帝自觉理亏,太后却是神色如常:“原来如此,你当年不过十岁,我与先帝都没有怀疑你。”
隆庆太后并没有自己亲生的孩子,成宪帝是继子,苏眉是继孙女,严格算起来,她与夏国皇室宗亲没有任何血缘关系,根本就是外人。见成宪帝还想说话,太后摆手道:“这事不必再提,我来自江湖,学过几天医术,因此徐氏第一次下药便被识破,没有损伤身体,你不用自责。我之所以没有生养,是我自己放弃的,一个来历不明的孤女成为皇后,迷惑先帝遣散后宫,必定遭到举朝反对。当时朝臣宗亲们跪在宫门请命,先皇后家族更是恐慌太子地位不保。我不想先帝为难,更不愿夏国因我而动摇根基,所以最后我站了出来,立誓不会有自己的孩子,扶养太子,绝无二心。”
这些都是夏国隐秘,成宪帝一时愣住了:“母后,您、您是自己放弃生养孩儿的?”
德安上前一步插嘴:“陛下,奴才多话了。太后十七岁来到夏国,至今已四十余年。她把一生都奉献给了你们苏家,可她得到了什么?铁血太后,擅弄权术,惑乱宫闱,所有骂名她都担了,可您呢,您到现在还怨恨着她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