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也许是自己在孩子身上培养的一个败笔,他不希望自己的阅历在孩子身上发生,更不希望自己的孩子将来失去任何一个机会。正在因为这样,才不敢放手让孩子自己自主地去选择任何一件事情。
儿子喜欢读书,这也许是儿子的天性。其实也与自己对儿子幼时的诱导有关,只是入学以来,自己放弃了这一诱导,而让儿子钻心学习的是课本知识。
总结起来,应试教育的结果,要的就是分,分就是学生的命根,分数考不上去,升学只是天方夜谭,那泥饭碗就无法换成铁饭碗!老穆有时感到,其实目前的应试教育体制本身是扼杀了学生自由发挥的空间,扼杀了学生自由学习的本能,但是在这个教育体制下,又不得不做好课本的学习,学习本身其实是在改变自己,提高自己的过程,要想改变自己,就要服从于这个教育体制,学好课本上的知识,然后考出一个让别人无法考出来的好成绩,这就是教学成果。虽然对儿子学习管得严了些,如今儿子考上重点中学,可以说也算是个不小的成功。
老穆想到这里,将书放入抽屉,然后慢慢将抽屉推严,顺手从桌上拿过来一个儿子写字用的本子,从里面找了一张未写字的页码,撕了下来,然后将那七八个烟头逐个打开,将烟丝磕在那页纸上,瞬间烟丝在纸上堆了一小堆,他又沿纸的一边折起,裁下约五厘米宽的纸条来,将烟丝仔细地放在裁下的纸条上,将烟丝铺开,两手一抖,卷成了一根如同细胡萝卜的旱烟卷,然后将细的一头掐去那尖尖的长尾,放入嘴里,将粗的一头对着煤油灯焰凑了上去,吸了两口,烟丝冒出的青烟说明已经引着了。
老穆叼着刚刚完成的“杰作”,又琢磨起儿子的假期。这个假期不同于以前任何一个假期,开学后的学习是一个新的开始,这个新的开始与小学几年的学习看上去好像没有太大的关系,利用这个假期引导儿子好好读些课外读物,长些课外知识是很有必要的。想想自己当年的学习,也没有人去管,也没有人去引导,小学时,大人们忙于生产队安排的各类活计,无暇照顾自己,没有人让自己如何应对考试,如何考出个好的成绩,所以才让自己有了自由阅读了大量课外书的机会,这些受益,在中学时都派上了用场,别人认为写作文是件很难的事,对于自己来说,总会得心应手,应对自如,并时时得到老师的夸赞。只是由于高考前的那场意外疾病,而让自己失去了更换饭碗的机会,不仅如此,高中毕业后的一段时间里,自己失去了记忆般,记不上什么,可有了记忆时,却也找不到当年读了什么,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