跟汉朝百姓一样的对待。
更何况如今汉人在医疗、教育、生活、饮食、居住上享受的资源远不是还处于原始社会时期的部落土著可以相比。
与其在松花江和乌苏里江沿岸渔猎为生,过着朝不保夕的生活,还不如南下去辽东进厂打工来得安逸。
另外,从某种程度上来说,随着大汉的社会发展和生产力的大幅度提升,对于原始部落来说,就是一种降维打击。
社会差异的巨大化,会导致渔猎民族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也会加强。
就好像农村人口大量减少,是因为务农带来的经济收益非常低,进城打工的收益是务农的好几倍。
那么农村人就会蜂拥涌入城市,成为所谓的农民工,自然也就会成为一种趋势。
后世无数人向往去美利坚,不也是抱着这样的心理吗?
所以现在辽东地区其实吸纳了大量的东北各国人口,在民族融合方面,并没有产生很大的问题。
这样一来,如果朝廷决定拿下东北,至少在民心上,不用担心成为阻碍。
于是在天时、地利、人和都已经达到了一定程度的情况下。
陈暮暗中筹备夺取东北的计划。
章武二十年初,临淄火器局开始大量打造火器。
为了保持竞争力和火器更迭速度,防止出现清朝那种火器僵化的局面,朝廷在各州都设立了国企兵器制造公司。
每十年六大军区就会更新一批火器装备,而对这些火器的要求也会日益增加。
如果青州兵器装备制造公司的研发更迭速度变慢,那么各个军区的订单自然也会流向那些设计更先进的武器制造公司,不去临淄下订单。
这无疑会让青州兵器装备制造公司增添几分危机感,从而更着重于武器的研发和设计工作,从而保证技术的领先。
后世各国都是这个套路,不算新鲜。不过至少目前来说,青州的火器装备还是最先进的,各个军区进行装备采购的时候,也会优先考虑临淄的火器制造。
而为了夺取东北,首先进行火器批量装备的自然是东北军区。
东北军区设立在辽东郡,辐射范围是辽州、韩州、以及大汉目前控制的倭奴岛,范围大概在后世内蒙赤峰、通辽、辽宁省、朝鲜、韩国以及日本九州岛。
火器更迭也需要循序渐进,很多士兵才从冷兵器时代转换到火器时代,根本不适应,因此东北军区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