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达三尺,漫过人膝盖,覆盖了周围上百米河道,颜色近乎黑色。
“这是怎么回事?”
诸葛亮诧异。
随从说道:“许是被泥土染黑了吧。”
“中原腹地哪有黑色泥土?”
诸葛亮摇摇头,说道:“派人把周县丞、李院长、王监工等人请过来。”
他说的三人一个是与他搭档的县丞周安,一个是交通院的院长李震,还有一个是负责河道整体设计和开挖工作的总工程师王吉。
三人都是从泰山学宫毕业,论起来这三位都是他的学长,诸葛亮是公元187年进的泰山书院,于12岁,公元193年入读泰山学宫,当时已经是第10届学生。
而县丞周安是泰山学宫儒学院第6届,交通院院长李震是理学院第7届,工程师王吉则是泰山学宫地质学院第9届,他们入读的时候年龄都已经超过20岁,如今像周安都已经40出头。
所以诸葛亮对他们都比较尊敬,用的是请这个字眼。
现在天下基层官员出身于泰山学宫的数不胜数,这些人往往抱团取暖,学弟学长之间多有联络,俨然一个大汉新兴的政治团体,像明代的东林书院。
为了打击这个局面的出现,陈暮也是抓紧时间另立太学,同时要尽快在长安、襄阳、涿县等西都、南都、北都新建新的大学抗衡泰山学宫。
不过在此之前,这种局面还是依旧存在。至少目前来说,这些官员抱团有利于地方发展,因为他们是坚决维护陈暮的主张,在按照陈暮的意图做事事,并不会拖延。
很快周安李震王吉就赶了过来。
身边也跟着负责河道的其余大小官员,呼啦啦二三十多人。
“孔明,出什么事了?”
周安急匆匆过来。
听说河道出事了,他就立即召集所有负责河道的官员。
因为河道采取的是问责制度,不管是河道质量还是挖河道的过程出现什么问题,负责的官员都要被追究责任,因此出了事大家谁也跑不了,都必须过来看情况。
诸葛亮指着远处还在咕噜噜冒黑水的水洼道:“你们看那边,都已经积出了水塘,最近雨不大,绝对积攒不了那么多,必是地下有水涌出。”
“这水怎么还是黑色的?”
李震诧异。
王吉眉头深皱,说道:“我去看看。”
说着他来到河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