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页 全文阅读 下一页

0626 把他搬开,让我坐这儿(2)

想到这里,就连庾献也不由后悔自己的所作所为,当年要不是把老吴刷的太狠,也不至于技能没打全,副本就被刷爆了。

不过,庾献倒不是对儒家经典一窍不通。

当初他被拜为国师的时候,曾经留宿在洛阳宫中的白虎观。

白虎观乃是汉章帝组织人修订《白虎通义》的地方。

本着贼不走空的朴素想法,庾献将里面许多大儒手书的经义注释,都记在脑海中,可以说就算庾献冒充任何名家,都找不出破绽。

可如今自报家门的时候,别说庾献不乐意辱没自己,恐怕就算子夏的在天之灵也不能答应啊。

庾献身为子夏传人,这时候有且只能有一个答桉。

“我学乃是的《诗经》。”

说完了,庾献心中有点小小遗憾。

说出子夏的名字足以惊世骇俗,只是怕被这两人当成狂生,不再理会,那就有些误事了。

那两位年轻人听了,对望了一眼,笑道,“那我等忝居于前,学的乃是《尚书》。”

庾献略一思索,已经心知肚明。

这就是文人之间的盘问根底了,那年轻人只说“治何经典”,而不问“师承何人”,说明此人乃是古文派的。

按照古文派的经典排行,依次为:《易》、《书》、《诗》、《礼》、《乐》、《春秋》。

周易为六经之首,春秋位于鄙视链的最底端。

按今文派的经典排序,依次为:《诗》、《书》、《礼》、《乐》、《易》、《春秋》。

诗经为六经之首,春秋依然位于鄙视链的最底端。

听到这两位是学《尚书》的,庾献不由同情的看了他们一眼。

古文派《尚书》,那可是后世被详细考证的伪作啊!

这两个牛逼哄哄的小伙,直接学了个寂寞。

庾献打量了两人一眼,笑问道,“敢问两位贤弟姓名?”

庾献此时已是二十七八岁的相貌,倒也唬得过去。

那两人笑笑不答,反说道,“贤兄学《诗》,来我颖川书院,必然是想有所阐述。只是贤兄来的不巧,你可知今日谁在这里了?”

庾献这才想明白了这二人在这里的缘由。

原来是今日颍川书院有名士来访,书院的掌院为了防止有读书人跑来刷声望搅局,特意让两个弟子在门前阻拦。

不过

上一页 全文阅读 下一页
  • 今日热门
  • 本周排行
  • 阅排行
  • 年度排行
  • 最新更新
  • 新增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