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的剪辑工作。
电影的剪辑工作很重要,甚至不亚于拍摄。导演往往要拍很多的片段,但最后还是要通过剪辑和后期处理才能制作出一部完整的影视作品。
而很多导演其实是没有剪辑权的,能拿到剪辑权的都是一线导演,剪辑权一般都在制片公司手里。
这种情况国内和国外都差不多。大导演吴白鸽,在好莱坞也拍了几部大片,却一直没拿到过剪辑权。
在好莱坞都是斯皮尔伯格、詹姆斯卡梅隆这段位的导演才能跟制片公司谈剪辑权。
不过这些对宁远来说不是问题,毕竟这部片子就是自己投资,自己制作,怎么剪肯定也是自己说了算。
配合宁远的剪辑师是一个年轻的女性,叫王卓,和宁远还认识。两人是初中和高中的同学。
王卓身高差不多一米六五,人长的很可爱,还有两颗小虎牙。
之前还一起报考京城影视学院,结果王卓考上了,宁远这个学霸反而到没考上。
“我说行啊,宁远,都自己拍电影了。”
“凑合吧,你怎么跑这来当剪辑了。”
电影剪辑在早通过负片冲洗出来的正片进行剪辑的,被冲洗出来的正片上每一格画面都会有编号和负片相对应,这个被拿来剪辑的正片叫工作拷贝。
剪辑师将工作拷贝挂载到剪辑台的胶片转轴上可以控制正向、反向和逐格的查看,而定位光孔会直接把当前定位的胶片画面投影到小型的监视屏幕或者毛玻璃上。
声音以磁带录制,以等比例的速度被平行放在和画面同步的另一卷转轴上,定位是感应磁头,保证声画同步即画面转动24格(常速播放1秒)磁带也转动常速播放1秒的走带长度。
剪辑操作就是在分别在两段胶片和磁带上找到需要剪辑的位置先用记号笔作出标记,然后剪断胶片和磁带,最后将需要连接的两段胶片和磁带用透明胶带粘合起来。
这个操作每次被剪断的余片都要非常认真详细做好标记。因为如果剪多了那么很有可能要在余片里重新找回一些画面和声音添加回来,所以需要在剪辑前对剪辑的不同画面非常熟悉并且有构造剪辑节奏非常强的时空想象能力,否则来回地尝试改变实际上会浪费大量的时间。
每一刀的剪辑不是在机器上而是在脑海中,遇到像淡入淡出、叠化、多重曝光特效等镜头需要在剪辑台上决定特效时长和特效出入点后算出对应的画面格数然后用特殊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