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页 全文阅读 下一页

第33章 一较长短 ……(5)

而这也是她能对刘三婆子另眼相看的主要原因。

老太太的嘴是坏了一些,但老人家的用意真没到丧良心,而是女娃真到了年纪,还是得到别人家过日子,这也是陆秋后来知道的。

姑娘家到了年纪想不配人都不行,这是朝廷的明文规定,否则就算是触法。即使是娘家真心想留人,都是不被允许的,除非是招赘一途。先前打仗的关系,新朝的人口锐减,为了增加人口,上头对于这一块是毫不留情。

前朝还有所谓的贞节牌坊,新朝却是强烈支持寡妇再嫁的。

趁着在娘家多做一些事情,省得到了婆家以后才手忙脚乱的,婆婆又不是亲娘。尤其,变态的古代,是真正的多年媳妇熬成婆。年轻时受过磋磨的,一些心性较不好的婆婆,可不会心慈手软,只会不客气地找儿媳妇描补回来。

以婆母来说,刘三婆子已经做到无话可说。

不过,诸多的顾忌在前头摆着,陆秋依旧保持适当的距离。

不像陆母这位亲娘,不光是血脉相连,还有生活交集拉开的关系。陆秋就是装模作样,都不必如履薄冰。加上,陆母是满腔的慈母心肠,陆秋这大龄闺女,是切切实实地感受到从未有过的母爱。

对于回娘家一事,有着和原身如出一彻地期待。本身,陆秋就不是怕事的性子,把娘家的相处之道摸清个六、七分,她就更不忌讳回娘家了。丢下时不时幼稚一把的丈夫,她走的是毫无顾忌,干净利落。

孰不知,她这一走,刘醒是老大的不高兴。偏巧,有人没眼色地胆敢上门来找事,简直是要印证天堂有路你不走,地狱无门你闯进来……咳咳,现实境况自然是不可能如此凶残,环境摆在那里,刘醒的心中还是挺有分寸的。

婆家一头的事情,陆秋正是一无所知,怪只怪她走的太过凑巧。

石水村与杏林村是邻近的村庄,双边互相嫁娶的人数不少,中间相连的小道,不算难走,好歹也是能驾一驾牛车的。有一些村庄的小道,牛马驴是压根儿走都没法走。路况艰险,却又符合古代大多的交通条件。

至于,这一条所谓的好走小道,泥土地的坑坑洼洼依旧是存在的,这年头唯有官道的路况才算真正尚可。

陆秋也不嫌弃,爬山涉水的事,都不知道经历过多少,花草树木好歹不会伤人,这就比什么都强!前头,收到好几次的贴补,陆秋是记在心上,本来是有准备东西,但现在好像又觉得有些少了。左顾右盼一下,在确定周遭没人,陆

上一页 全文阅读 下一页
  • 今日热门
  • 本周排行
  • 阅排行
  • 年度排行
  • 最新更新
  • 新增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