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页 全文阅读 下一页

第一百九十章:多尔衮之怒【3k】(2)

多尔衮目不转睛地盯着范文程这位大清第一汉臣。

入关汉人,武人以吴三桂为第一功臣,而文人当属范文程为第一功臣。

当初在盛京,满清高层为是否乘机入关争论不休时,范文程的奏疏起到了关键性的作用,促成了摄政诸王在是否入关的问题上达成了一致意见。

范文程说道:“奴才虽奉主子之命,大张榜示,令在京内阁、六部、督察院等衙门以原职随同满官一体办事,不限前明官员亦或是流贼之官员。

只是缺额甚多,不少身居要害衙门的官员都到了南京,若想京师各衙门照常运行,尚需时日。”

多尔衮不悦道:“你这里等得,前方的八旗将士可等不得。满官难道就不能干那些汉官干的事情?”

满官还真干不了汉官才能干的事情,满官初到京师城,语言不通,各衙门的章程也不通,办起事来就是两眼抓瞎。要想让各衙门以最快的速度运转起来只有任用原来在职的汉官。

心里虽然这么想,不过也不能这么直接地跟主子说,以免主子不高兴。

“京师的衙门分工较之盛京更为细致,满官还需要一些时日才能适应,最快的办法还是仍用原职官员。”范文程低头说道,“本来很多衙门空缺的职务奴才都找着人了,但是这一纸檄文传入京师之后,很多官员一声招呼都不打,便辞官而去。”

“哦?”多尔衮闻言不禁皱眉问道,“是何檄文?”

范文程拖着丑陋的金钱鼠尾跪伏于地,将一份大明日报上呈多尔衮。

多尔衮接过览阅了起来,等到看完奉天讨奸伐奴檄,多尔衮强压住内心的怒火,这才没在一众汉人臣工面前失态。

“此檄胜过一万雄兵。”

恼怒归恼怒,多尔衮也不得不承认这纸檄文写的很有水平,直击他们满人的要害。

他们入关之所以这么顺利很大一部分原因就是打着为友邦为邻邦君主复仇讨贼的旗号,汉人们对他们满人入关才没那么大的抗拒心理。

这纸檄文可以说是直接揭穿了他们的阴谋,那些原本在大清衙门做事的汉官看了这纸檄文后辞职也不足为奇。

多尔衮望着檄文下的署名:福监国?明朝的宗藩们也不全都是废物嘛。

“这福监国倒是令本王刮目相看,能写出这等檄文,还能送到本王面前,这个福监国不简单。”多尔衮放下报纸。

“若是此檄文出自福监国朱由崧之手,倒

上一页 全文阅读 下一页
  • 今日热门
  • 本周排行
  • 阅排行
  • 年度排行
  • 最新更新
  • 新增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