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乡绅,组织民壮守城。
朱琳泽顿兵济宁州城下,济宁州有多少兵力他早就打探清楚了,城内也有他的密探,他并不着急攻城。
济宁州城内只有一千两百多名大顺军余部,一千两百多人的兵力根本不足以守住济宁州城,只能在各处城门重点布防。
至于新募的民壮,此时大顺人心已失,大顺政权从五月间就开始向各地乡民征收粮饷赋税,违背了当初闯王不纳粮的诺言。这些民壮也不会死心塌地地为大顺政权用命。
“闽王,咱们现在攻城?”
见城内守军薄弱,高杰跃跃欲试想要攻城,不过朱琳泽是北伐兵马大元帅,是军队的主官。攻不攻打济宁州还要看朱琳泽的意思。
“不打,咱们先吃饭。”朱琳泽并不着急攻城。
济宁州兵力不弱不假,但攻城的伤亡肯定不小。
现在城内的大顺军都准备好了,就等着你攻城,现在攻城正中他们下怀。
各炊事棚推来餐车,将煤块放入餐车中的炉子点燃,或是烙饼,或是将米饭煮熟之后和碎肉干、碎鱼干、细盐、葱蒜姜、咸鸭蛋等佐料混合,捏成团状制成饭团。
野战主食一般是饭团,但为了照顾北方士兵的饮食习惯,在面粉充足的情况下,也会烙些大饼,吃饭团还是烙饼由士兵自行选择。
各哨士卒自觉地以棚排为单位,有序地在餐车前排好队伍,并不着急。
闽王军从未出现过断粮领不到吃食的情况,餐食不够还可以加,士卒们并不担心排在后面会领不到吃食。因此闽王军中并未出现大明朝其他部队一到饭点士卒们争先恐后抢食的情况。
一路上高杰军中的士卒也喜欢吃闽王军中的饭食,他们的野战军粮是一种名为飧饭的食物,说白了就是将煮好的米饭晒干放入粮袋,食用时用热水泡烂或者稍微煮一下便可食用。
飧饭的味道并不好,而且当世的保鲜能力有限。如果是在夏天,吃的飧饭基本上都是馊的。不过当世粮食金贵,馊了也只能硬着头皮吃下去。吃馊饭总比饿死强。
这种便携的野战军粮朱琳泽也有,不过目前主要还是供应骑兵,骑兵往往战线拉的比较长,距离主力部队相对较远,而且骑兵不可能带餐车。
因此骑兵的野战伙食反而不如步兵,一般是携带一条足以维持15天营养所需的炒面,再加上若干肉干。
在没有作战任务的时候骑兵也喜欢蹭步兵的餐车,可以吃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