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页 全文阅读 下一页

第一百六十七章:入关【4k】(2)

第的关辽军奋战一昼夜没有歇息的大顺军此时已经是精疲力竭,清军的骤然出现又给予大顺军将士的士气沉重打击。

此前十万大顺军要面对的不过是五万关辽军,而此时他们要面对的则是五万关辽军加上八万以逸待劳,锋镝正锐的满、蒙、汉八旗主力劲旅,强弱已经易形,胜负已然明了。

大顺军在刘宗敏、李岩、刘芳亮等将领的激励下拼死抵抗清军,无奈寡不敌众,死伤惨重。

鏖战中大将刘宗敏胜负重伤,左右亲卫平时相救才得以保全。

李自成正伫立于小山岗上观战,见败局已定只能无奈地下令鸣金收兵,速速返回京师。

事实证明大顺军的行军并不慢,从京师到山海关花了整整八天有余,同样的路程还是在大战之后,大顺军还能拖着疲惫之身,仅仅只用了四天时间就退回了京师,清军追都追不上。

山海关战役最终以大顺军的失败而告终,李自成引以为傲的五营精锐折损大半元气大伤。

更重要的是大顺军如日中天的气运就此被满清和吴三桂联手打断。

大顺,其兴也勃焉,其衰也忽焉!

竹堑的各项工作都在稳步开展,陆闻达和李定国没有让朱琳泽失望,在陆闻达和李定国二人的治理之下,竹堑的一切都井井有条。

早稻已经播撒下去,快的话六月底就能将早稻收上来,慢的话七月初早稻也会成熟。

经过崇祯十六年底以来几批陆陆续续的移民,竹堑现在已经有移民五万两千人,垦辟出水田二十五万亩,也就是一万六千多公顷水田。

二十五万亩水田,今年要是能小丰收,早稻这一季的水稻养活五万竹堑移民问题不大,到了晚稻就可以向外输出稻米了,朱琳渊也可以减少对进口稻米的依赖。

经过去年的教训,头前溪和凤山溪已经斥巨资投入大量的人力修建了水利设施,竹堑的水田现在已经无惧雨季的积水,唯一怕的就是竹堑的大风。

朱琳泽担心还没丰收,稻秧就被大风给吹倒了,但愿老天爷能够赏饭吃。

遇到洪水可以疏通,起大风朱琳泽也没辙。

番薯、土豆倒不怎么怕风,朱琳泽已经让人选种、育种,选出良种,今年就可以开辟小部分田地试种红薯看看效果。

至于为什么是番薯而不是土豆玉米,原因也很简单,番薯的产量比较稳定且高,江南各地对番薯的种植经验也相对比较成熟。

上一页 全文阅读 下一页
  • 今日热门
  • 本周排行
  • 阅排行
  • 年度排行
  • 最新更新
  • 新增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