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为“剿贼”。同时多尔衮也派人前去吴三桂营中打听虚实,以确定吴三桂是否是诚心降大清。
要是一开始清军就朝山海关行军,不绕路,清军将会更快抵达山海关。
收到吴三桂叛顺要献出山海关的消息,摄政诸王无不欢喜异常,真是天助我大清也!
威严耸立的山海关近在眼前,满清经过两代人数十年的努力终于望见了梦寐以求的山海关。
望着雄壮的山海雄关,多尔衮心潮澎湃,这可是他老爹奴儿哈赤和老哥皇太极都未曾企及的雄关!不过多尔衮并不着急着入关,下令就地安营结寨,静观其变。
吴三桂在心中只提到借大清之师剿灭闯贼,为君父报仇,只字不提降清之事。显然吴三桂还没有摆正自己的位置,在吴三桂未明确表示降清之前,多尔衮并不打算出兵关内。
吴三桂应该摆正自己的位置,吴三桂和大清不是平等的合作关系,而是主仆关系。主仆关系没明确之前,多尔衮决定先观战在说。
就算吴三桂现在不摆正自己的位置,等到吴三桂和大顺军杀的两败俱伤,顶不住大顺军的时候,吴三桂自然会摆正自己的位置。到那时不管吴三桂态度如何,大清都可以坐收渔翁之利。
大军扎营完毕,多尔衮麾下诸将听到关内的杀声震天,个个急的手痒痒,纷纷请战。
多尔衮拒绝了诸将请战的要求,命令他们蓄锐不发,听候命令。
四月二十二日拂晓,经过一昼夜的激战,人数处于优势的大顺军渐渐占据上风,吴三桂和高第的关辽军渐渐不支,大顺军甚至夺取了北翼城。
吴三桂让最可靠的家奴吴清前往清军大营向多尔衮求救。
关内彻夜不绝的交战声搅得多尔衮夜不能寐,当然就算关内两军不交战,这种情况下他多尔衮也睡不着。
多尔衮骑马行至距离关城仅仅二里之遥的威远台观战,威远台还有一个名字很能契合多尔衮现在的心情,那就是欢喜岭。
能不能入关,关乎大清未来的命运,多尔衮这次带来了大清八旗所有的精锐,也可以说是大清所有的家当。吴三桂受降,大清军入关之事,多尔衮必须慎之又慎,万不能出一丁点儿差错。
吴清前来向多尔衮送来的吴三桂的信件,并向多尔衮请赏,吴清是大清花重金安插在吴三桂身边的细作,他们在吴清身上可是下了血本,如今终于有了回报。
多尔衮并不着急拆吴三桂的信件,吴三桂信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