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页 全文阅读 下一页

第一百零八章:抉择【一更(3k)】(2)

朱由崧的回信有些模棱两可,朱琳泽文言文功底不差,愣是没看出朱由崧到底有没有到南京的意愿,便叫陆闻达也看看这回信,帮忙着参详参详。

陆闻达仔细地将朱由崧的回信反复看了几遍后回道:“福王所言的确属实,崇祯十四年闯军陷洛阳,福王缒城只身而逃,身边没有银两亦无护卫。从河南的怀庆府到南京有数千里之遥,且路上不太平,福王的顾虑不无道理。”

朱琳泽点点头,他也是一路从汝宁逃到南京的其中的凶险他也清楚。

李自成现在还没攻打怀庆卫辉的打算,忙着收拾陕西三边的军队,留在河南荆襄的兵力不多。

实在不行派兵把朱由崧接到南京也不是不可以。

“王爷,以圣上的性格断然不会移驾南京,正所谓天子守国门,君王死社稷。若是圣上移驾南京,难免会为后人所不耻。但圣上大可让太子监抚南京,若京师不测,亦可效法前宋,保全半壁江山,再图恢复。”

这个时候还没有人会想到在怀庆府避难的福王再过四五个月能成为下一任南明皇帝。崇祯的子嗣并不少,怎么看这皇帝的宝座也不会落到福王头上。

陆闻达有这种想法不奇怪,要是这个时候崇祯把太子朱慈烺送到南京,日后的南明也不会有立福立潞之争、唐鲁争立、永历政权和绍武政权同室操戈、甚至连靖江王朱亨嘉这种只有等朱元璋的子孙都死绝了才有资格入继大统的跳梁小丑出来凑热闹,过一把皇帝瘾。

论继承皇位的合法性,没人比东宫太子朱慈烺更合法。

陆闻达的这番分析结果是对了,但是过程并不对。

崇祯不是不想南迁,恰恰相反,崇祯反而很想南迁,周延儒还是内阁首辅的之崇祯就感叹北地糜烂,难有作为,向周延儒秘密吐露了南迁的心思。

只不过周延儒不讲信用,将崇祯的想法传了出去,搞得崇祯里外不是人。懿安皇后为此还让周后传话给崇祯:宗庙陵寝在此,前往何处?首次迁都的想法就这么不了了之了。

第二次提及南迁之事的是左中允李明睿,这一次崇祯南迁的态度还是很积极,并且基于上一次周延儒泄密的教训,这一次崇祯谨慎了许多。事先委婉地探了探廷臣的口风,才把南迁之事摆上台面上来谈。

这一次南迁之议也遭受到了巨大的阻力,外廷有孙承泽、光时亨以及一众言官的反对,内阁则有首辅陈演极力反对。

这时候的大明官僚已经进入到了一种

上一页 全文阅读 下一页
  • 今日热门
  • 本周排行
  • 阅排行
  • 年度排行
  • 最新更新
  • 新增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