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页 全文阅读 下一页

第四百三十四章 从不曾灭亡的六国(3)

字的人并不多,科举制只怕发挥不出太大的作用,可即使如此,在封建时代,科举制算是最先进的官吏选拔制度,赵括很早就曾提出科举制,当战争结束,天下太平,没有办法通过战争来获得一大批官吏的时候,科举制就能用上了。将科举制与后世的公务员考试结合起来,倒是能实现一些。

等到战争结束,赵括肯定是要将这个国家转变为正常的国家,而不是保持着军队的样子,要将耕战体系改成战耕分离体系,赵括脑海里的想法很多,吕不韦正好这些年里也是在想着制度过渡,两人有很多的共同话语。吕不韦长期担任国相,比起赵括,他更清楚秦国如今所遇到的一些问题。

赵括每天到家都比较晚,而艺也总是准备好饭菜,等着他回来...扶苏的学业渐渐变得繁重,要学习的知识越来越多,而他心里充满了无数个困惑,总是希望凑到赵括的面前,赵括则是微笑着解答他的困惑,赵括给他讲了很多很多的小故事,而比起赵括,艺就更加偏爱扶苏了。

扶苏很喜欢待在赵括这里,不愿意回家。

燕国平定,灭亡楚国的想法,也在咸阳愈发的盛行。

坐在赵括的府邸里,启看起来有些憔悴,他是很憔悴,最近这段时间,他常常会跑来拜见赵括,见到赵括之后,他什么也不说,就只是坐着。启从小被丢弃在秦国,没有享受过任何父爱。赵括对他非常的亲近,将他当作自己的孩子那样,艺笑呵呵的拿出饭菜来,放在两人的面前,两人跪坐着,吃了起来。

“武成侯...赵国灭亡的时候,您心痛嘛?”

启忽然问道,艺一愣,继续低头吃着饭,赵括却放下了手中的饭菜,他似乎看明白了些什么,他笑了起来,摇着头,说道:“不,我并不难过..”

“可是从此天下就没有赵人了...”

“怎么会呢?这就要涉及到一个民族认同和区域文化的问题了...”,赵括顿了顿,方才说道:“天下一统,天下都是秦人?不,天下都是华夏人,这个华夏,就是我们的共性,作为楚人的民族不再,取代他的是一个统一民族,华夏民族。楚人不会作为一个单独的民族出现,可是楚文化一定会在区域内继续繁衍。”

“这会转变为一个区域概念,地区人文概念...”

赵括说的很认真,启只是看着他讲述着,“诸国本就一体,之所以会出现文化差异,是因为所处地区不同而已...您完全可以放心,楚文化会传递数千年,各地独特的口音,那特有的文

上一页 全文阅读 下一页
  • 今日热门
  • 本周排行
  • 阅排行
  • 年度排行
  • 最新更新
  • 新增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