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页 全文阅读 下一章

第60章 极简版壁垒结构(3)

躺在床上入睡前瞎捉摸的杜恪,想到了自己与锂电池获奖者的不同:“锂电池获得诺贝尔奖,有三位学者共同拿到,是表彰他们发现了作为电池正负极的锂类材料,本质上来说他们只是发明了新材料,而不是创造了锂电池的理论。”说白了,锂电池就是蓄电池的一种。

没有创新理论诞生。

但是电子流电池不同,产品的背后是杜恪研究出的电子流理论,一旦理论被验证,这就是为凝聚态物理开创新领域:“这么说的话,是不是意味着,我把理论发表,就能坐等诺贝尔物理学奖;然我后反手推出电子流电池,是不是还能躺着等一等诺贝尔化学奖?”

越想越有可能,因为电子流理论和电子流电池,虽然一体但横跨两个体系。

电子流理论不一定只能局限在制造电池,是一个领域的物理奠基理论;电子流电池则是立足于电子流理论的全新发明,从材料到结构上,都属于化学层面。

想到这里,杜恪兴奋的翻来覆去睡不着觉。

如果自己真能做到,那么他将成为继居里夫人(化学、物理学)、约翰·巴丁(物理学、物理学)、莱纳斯·鲍林(化学、和平)和费雷德·桑格尔(化学、化学)之后,第五位两获诺贝尔奖得主。关键是,他有可能是唯一一位活着的梅开二度得主——前面四位大犇都已经去世。

“good!”

杜恪将被子踢开,感觉浑身燥热起来。

上一页 全文阅读 下一章
  • 年度排行
  • 最新更新
  • 新增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