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迅速拿到原始积累;而原本有份地的农奴,混成了啥也没有的打工者。由此,农业发展、工业发展。因为俄国的农业实在是太落后了,落后到农奴制居然能一直保留到那时候,所以搞成地主有地雇人耕种的模式,农业的确是会蹭蹭地发展。而且,顺带还制造了一大批连份地都没有了的自由的农民,去工厂做工。
而大顺的问题恰恰是反过来的。
大顺缺去工厂做工的人吗?
不缺。
大顺的赎买,是把公有土地私有化,然后批量制造地主和富农,发展农业吗?
不是。
恰恰相反,大顺的赎买,是试图消除地主,批量制造自耕农。
为啥?
因为大顺现在的亩产不低,高炉铁和牛耕时代的基本天花板了,要解决的是大量的人快要连饭都吃不上的问题,而不是要反着制造一大堆的经营性的地主。
或者说,大顺现在压根不想让资本往耕地上流。
俄国的情况,是资本往耕地上流,亩产可以蹭蹭地涨、生产力发展、农产品提升。
大顺的情况,是高炉铁牛耕垄作时代的基本天花板了,资本往土地上流,亩产基本不涨,倒是全都把土地当成固定资产投资,等着收地租。
所以,既压根不是类似的情况,那就千万别刻舟求剑东施效颦。
赎买政策的目的,纯粹就是逼着资本往工业上跑,不准往土地上跑,至少在内地不准往土地上跑。至于在殖民地,爱咋跑咋跑。
或者说,因为实业的投资回报率太低,远低于人口膨胀土地矛盾激化下的买地收租的回报。
大顺只能选择这种奇葩手段:我解决不了回报率低的问题,那我直接让你没机会回报不就得了?
这和欧洲那边意义上的农奴制改革的赎买,恰恰是反的。
那边是公有土地私有化,批量制造地主和富农。
而大顺这边是私有土地国有化,至少是取消其能作为金融投资的属性。
所以,问题的本质,从不是赎买本身,而是“资本往工业上流,而不能使得工商业资本逆流回农业”的问题。
赎买本身不是本质。
但赎买本身却是关键。
名义上讲什么普天之下、莫非王土。
但实际上这就是句屁话。
李自成时候还喊均田免粮呢,最后新顺成立,不还是没均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