己,吓得连忙躬身行礼,“参见将军!”
胡沛云摆摆手,“我要查官员的资料。”
“有!有!将军请随我来.”
文书郎点亮一盏油灯,带着胡沛云进库房去了,文书郎先将墙壁上的三十六盏灯都点燃了,顿时书库内变得明亮如昼,只见库房十分宽阔,就俨如一座小型宫殿一般,整齐地排列着近两百座一丈高的书架,书架上密密麻麻地摆满了各种卷宗,是按每名官员的名字来分卷,一个官员一份卷宗,整座书库内弥漫着一种墨汁的香味。
胡沛云不由一阵惊叹,他去过吏部的文书库,也只有这个的一半大,当然,吏部百年来积累了不知多少文书档案,但就摆在架子上的卷宗规模来看,吏部比不过情报堂。
情报堂的文书资料是直接继承了汉唐会的资料,一样地跨越百年,堆积如山,架子上摆的仅仅是在职务的官员,这也是安西军极为看重情报的结果,每个卷宗上编有号码,一品、二品、从一品等等,是按官职大小来排列。
其实这是继承了吏部和汉唐会的分类法,如果是按姓氏来索引,那就好找得多,这也是其中的一个不足之处,情报堂也准备着手建立新的姓氏索引。
文书郎给胡沛云介绍道:“文书库共分为五个部分,西北角是安西人事,西南角是南唐人事,东北角是河北人事,东南角原本是江南人事,但现在已经改为地方各州人事,中间一大块是京畿和都畿人事,不知将军要找哪里?”
“我要找一个朝廷姓戚的官员。”
文书郎点点头,他带着胡沛云及几名手下走到中间,正中间是一个用书架围成的圆圈,圆圈内是一根大屋柱,还摆着一张宽大的矮桌子,可以坐在桌旁查阅资料。
文书郎走到屋柱旁,点燃了大柱子上的一盏油灯,他指着挂在柱子上的一块大木板笑道:“将军请看!”
胡沛云虽然是情报堂头目,但他还是第一次来这里,他走到大木板前仔细看了看,原来这竟是一块朝廷官员名册图,只见大木板上用墨线画满了朝廷的各个部门,每个部门的官名都有,在每个官名的下面挂着一块小小的木牌,约有两个指甲盖大小,上面写着职官的名字。
胡沛云不由一竖大拇指夸赞道:“这个很不错,地方上也有吗?”
文书郎点点头答道:“都有,几乎是每个道一块,但只有职官,散官和王爵是另外有名册。”
胡沛云用手指着小木牌一个个寻找,想找一个姓戚的官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