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某名将校,亦或是赵万永前来。攻城的兵力有多少,是否有大铳,鸟枪又有多少支。
儒生奔出城时哪里看的到这许多,只知道攻城的队伍里有两面大旗,一面是“统制使洪”,一面是“行护军”,必然是洪景来亲至。至于其他的问题,那就不是他一个乡下儒生能够清楚的了。
没有得到足够的答案,但是知道洪景来就在自己几十里开外便也足够了。金芝淳没了睡意,索性坐了起来,等待着派出去的游弋哨探回报关于洪景来的消息。
像是为了配合他一样,入夜之后,便有一名哨探跑了回来,向他禀报洪景来在肃川张榜安民,释放奴婢,豁免一切救荒米债的事情。
“城内有多少兵马?可曾探知?”金芝淳主要关心的还是洪景来所部的人数。
此前各方的消息汇杂,有所数千众,有说一万众,至于为国殉死举家罹难的嘉山郑郡守的遗书上则说嘉山韩贼拥众二千,铁山洪逆拥众四千。这是战区的一手报告,而且是这样一位忠臣的报告,可信度相当高。当然里面炮灰和民夫必然许多,这个大家都一样。
“小的不敢靠近城池,但是贼兵分作两部,一部在城内,一部在城外,城外约有四千余众。”哨探如实回答。
“传顺安县!”听了回报,金芝淳又折腾了一把顺安县令。
“顺安县,本抚问你,肃川城广多少,能容几许兵马?”
“肃川城周五里余,约可四千众,再多便不可能了。”顺安县令到是知道隔壁的肃川城大小。
“那这么说,对面之敌至多八千众”听到眼前的数字和自己预估的差不多,金芝淳点了点头,心里有数。
双方现在争夺平京以北的外围诸城镇,正在你来我往的往赴交战中,小规模的战事已经频繁发生,但是双方似乎都没有做好全力决战的准备。
洪景来没有放弃诸城镇直扑平京!
金芝淳没有死守平京坐等洪景来攻来!
战机到底在哪里呢?金芝淳开始回忆自己看过的孙子兵法,还有六韬等,在已经马上要和敌军正面撞上的情况下,是继续鼓舞前进,还是坚守不出。
到底没有真的打过仗,金芝淳还是无法立下决断。而且他幕府也大多是安东金氏一党的子弟,跟着处理文书军机,并没有什么值得一提的积年老将官。这些人自然谈不上什么合格的参谋,只能呆愣的看着金芝淳踱步。
“既然敌我两军差相仿佛,令监又难以决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