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页 全文阅读 下一页

29.洪妃传递密信来(2)

去济州岛喝海带汤都喝的不明不白。

反正局势也没有什么扑朔迷离的,就是潘南朴氏和安东金氏的矛盾日渐公开化,大概要不了多久,京华士族就要开始新一轮的站队。

此前跟着僻派完蛋的那些家族,殷鉴不远。这一次要是选边站错了,他们的今天,就是咱们的明天!

老太太的汉文学的不好,行文也是用的谚文,但是用词却极为流利通畅,字字皆是要点。讲明了汉阳目前的情势之后,建议洪景来不要在原州淹留太久。

汉阳的情势并没有一触即发,双方的斗争还没有到最后关头,不必要留在外地躲开此次争斗。关于洪景来询问的丰山洪氏的立场问题,洪妃也给出了一个比较妥妥的答案。

一切如常,不改颜色!

继续跟随金祖淳办事,也不要做什么切割,因为安东金氏士林膺望,没有挑战他的实力之前,和安东金氏翻脸,实在属于不智的行为。

而且之所以这么笃定的吩咐洪景来,洪妃自有她的道理在其中!“阁郎,娘娘的回信。”韩五石风尘仆仆的,都说二月春风似剪刀,直吹的他脸上起干皮。

洪景来立刻接过回信,尽管小赵已经和他细细的分说过汉阳的情势,但是兼听则明,偏听则暗的道理很浅显。洪妃那是一心振兴家族的人,对于能够光大家门的洪景来很是上心,虽然未必事事都顺着,但是也肯定不会害他。

展开回信,字迹娟秀有灵气,很符合这位大家闺秀出身,又沉浸宫廷数十年的王妃的身份。只是谚文到底读起来有些不顺,洪景来平素往来的信件都是汉文的,用起拼音一样的谚文,自然一时间不太适应。

韩三石看天色有些晚了,洪景来又要读信,转身就取了个铜烛台,点上烛火送到洪景来面前。洪景来正在凑着光读着,有个光正好,朝韩三石点了点头,便继续下去。

起先的内容自然就是洪妃对于和骊兴闵氏的婚事很上心,六礼中的纳吉之礼已经走完,很快就进行下一步。这当然对洪景来而言是大好事,不过再开心也是结婚后的事,眼下更重要的不是这个。

老太太给咱好大一个消息!

“三石啊!你觉得一旦朴台与枫皋大监相争,我应该如何自处?”洪景来暂时不准备把消息透露给小赵,所以只得和身边的韩三石打个参谋。

“汉阳吗?阁郎要回京了?”韩三石久在议政府当值,又跟着洪景来大事小情经历不少。

本身就是手眼明快的

上一页 全文阅读 下一页
  • 今日热门
  • 本周排行
  • 阅排行
  • 年度排行
  • 最新更新
  • 新增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