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此番被旱,不容轻忽。”金祖淳上来定了一个基调。注1
江原道有旱灾今天上午不是在千秋殿商议过了吗?洪景来心下有些奇怪。殿上讨论的时候说是有灾情,但是具体情况还不是太清楚,要等地方上的具体奏报。
怎么现在金祖淳好像已经确定江原道会发生极为严重的旱灾,严重到需要安东金氏内部提前准备应对,以防止有事发生的样子。
“原本也不至于,只是”
金祖淳敲着身前的小书案,有些思索的样子。接下来说的话,却让洪景来再度感叹了一番。真是一饮一啄,皆有定数。凡事有果必有因,一切的一切在冥冥之中都有联系。
此前昌德宫大火,导致璇源殿被毁一事众所周知。作为存放历代先王御真的重要殿阁,以及李朝仅剩的宫殿群之一,当时不论是僻派还是外戚,都同意对昌德宫进行重修。
既然重修,就要数量巨大的木材和民夫。于是江原道的金城、宁越、浪川、麟蹄等地,为了筹备木材,朝廷下达了极为严厉的禁止入山之封山令。
除开征发二千名和尚参与昌德宫的重建以外,为了把江原道采伐的木材运输到汉阳,江原道又大规模的征发民夫,同时还需要加征脚费。
这就在客观上影响了江原道的正常生产生活,加上老天爷不给面子,江原道受旱灾困扰。这可以称得上一句雪上加霜,天灾人祸齐聚。
而江原道本地的官吏之中也有安东金氏的成员,这些官员出身京华士族,愚蠢者、贪婪者固然有之,但是有见识的也不少。从小受到当下时代精英教育的士族,起码的判断还是有的。
金祖淳已经收到了好几分从江原道发来的片子,不论是府使还是县令,大大小小的地方官众口一词,几乎都是一句话。
准备好赈灾,不然就要民乱了!
“怎到如此地步!”赵镇宜第一个开口,他在汉阳府任上,已经开始处理京畿道的灾民问题。
由于汉阳作为一国首都的特殊性,他自然是不会让灾民进城的。主要就是沿着汉江设置安置点,设法安抚灾民。而且汉江边上日夜不停的有八道的各种物质转运到汉阳这个人口数十万的纯消费型城市来,所以卖苦力的机会不少,扛大包的总归饿不死。
“或者是为了讨要赈款?”金芝淳做过一任咸境监司。
地方上的官员,谎报灾情,然后请求朝廷减免赋税,发放赈灾钱粮。他们则大肆中饱私囊,而且赋税照样征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