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页 全文阅读 下一页

13.樟脑一丸觑变化(2)

人都要饿死了,自然不会管什么水土流失,管什么森林保护。一声令下,山里的农民就进山砍樟树制樟脑去了。

长崎的荷兰人对于萨摩产樟脑谈不上很喜欢,毕竟其质量和台湾产的要差一些。但是因为日本这边是以货抵款,价格可以往下压,那荷兰人有什么不答应的呢?

反正都是樟脑,大不了混在台湾产樟脑里面一起卖嘛!这点手段都没有,怎么做一个合格的十九世纪资本主义跨国贸易商人。

当然这都不是重点,于萨摩来说,更多的像是一场生产自救运动。

但于洪景来而言,就心生警觉!

日本开始殖产兴业了!

虽然樟脑绝对不是一个什么好的方向,日本的最终出路在排挤和打击中国的土产生丝业,凭借生丝的出口获取进一步工业化的资金。

但以萨摩一隅来看,这个国家从上到下都已经产生了对内殖产兴业,对外贸易扩张的念头。

他们将要用数十年的时间,反复的寻找和发现,最终得到一条符合本国路线的道路。

让洪景来没有想到的是,他们居然已经在1802年甚至更久远之前就开始了这个过程!

有的尼哥穷就穷了,饿死拉倒,反正是不会去种地的。

而有的人那真就穷则思变,发奋图强,不甘心堕落,不甘心灭亡,要死中求活。

也许整个东亚最先清醒的,正是如今这群正在用樟脑丸和荷兰人锱铢必较的拨算盘、打商量,希望能多省下一个铜板的人。

洪景来能想到扩张生产,增加贸易,这个年头的萨摩人也想到了!

“禧著,你们莱商以前来萨摩,他们能供出售的东西是不是比现在少?”

如果能了解二百年来日朝之间贸易的走向,清楚其中的商品销售变化,那就更能确定日本此刻已经开始的殖产兴业的源流。

“这个我不太清楚,但是有一点我知道!”李禧著摇了摇头。

“什么?”

“我们莱商一百年前库房里堆满了倭银,如今却几乎不见踪影了。”

“也就是说,百年来,日本已经逐步减少现银的支付,而以货物抵扣货款。直到如今,几乎完全不再使用现银?”

“是的!就譬如砂糖,如今的出货量几乎是我父亲那一辈的两三倍!”

“已经持续了数十年?”

“是这样的!数十年来,

上一页 全文阅读 下一页
  • 今日热门
  • 本周排行
  • 阅排行
  • 年度排行
  • 最新更新
  • 新增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