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页 全文阅读 下一页

11.岛津何物不敢售(2)

案。人家岛津家也就做个样子,以防幕府查起来没有对证。

把航渡朱印图书上的内容抄录一遍之后,漂民营救到此结束。

岛津家出于人道主义,要向邻邦朝鲜国的合法商船提供必要的维修船只物资和食品补给。

至于为什么修理船舵需要用几千上万斤砂糖,这种问题就不要细问了。大家心知肚明,明白就好,不要多此一举。

人家把船上下来的人员,引导到港内一处宅院,院子很大,安置二三十人毫无问题。

以前可能是不会住的,不过如今大家“互惠互利”,都是一条绳上的蚂蚱,不会出事。所以近年来除了留守船只的,另一半人也就留宿岸上了。

人家岛津氏的武士很直接,既然不是大庭广众了,就问柳成用要什么。

柳成用缓缓道出,硫磺、长刀、鸟枪、红铜、黄金

全都是违禁品!

果然是人无横财不富,马无夜草不肥!

柳成用这么大的产业,敷衍那么多贪官污吏,支应那么多朝廷报效,不干点这事儿,还真弄不转儿。

“硫磺可以立刻交货,但是条铜要等十几天。”

“其他的呢?”

“铁炮藩库送来只要两日,至于黄金”

“老规矩!”

“好!”

那个岛津武士年轻归年轻,但是决断到可以,没有什么迟疑和犹豫。

“禧著,什么是老规矩?”

“就是不要他们的什么狗屁金判,要赤金!”

“怎么?”

“他们的那个劳什子金判一半都是银和铜,尽是坑人玩意儿。”

“那不等于骗人吗?”洪景来这下想起来了,江户中后期金判的质量连年下跌,已经到了劣币的地步。

“别提了,以前商团里有行首异想天开,听说日本金银一比六,拿着银子过来换,换回去的金判只有不到一半是金子,赔的倾家荡产!”(比价将来会持续下跌)

“啧啧啧,也难怪!”洪景来自然明白。

按照新井白石的说法,到宝永五年(1708),日本流出贵金属折价超过黄金八百三十六万余两,日本国内流通的贵重金属大为减少。

到正德五年(1715),德川幕府严令禁止金、银、铜等贵重金属的外流,但是非常可惜,收效甚微。

用坂上之云的话说就是,日本

上一页 全文阅读 下一页
  • 今日热门
  • 本周排行
  • 阅排行
  • 年度排行
  • 最新更新
  • 新增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