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页 全文阅读 下一页

34.朝会痛哭哀思悼(2)

“老爷也有穷的?”

“你觉得呢?”洪大守扭头看了看韩五石。

“那天放榜,好像确实不少。”

“国家任官又不发放俸禄,全靠那几块职田支撑。如今职田稀薄,减半甚至减七发放,冬日无炭生火者不少。”

“这官做的真没意思。”回想起那些贫穷的两班考生,以及在汉阳的许多贫穷小官员,韩五石突然觉得自己混的很不错。

起码吃得饱穿得暖,一年到头旱涝保收二百两,还包吃包住。

“好了,人家等着这份心意了。”

“那我去去就来。”

一封一封用壮纸折叠包好的兑票,倒也不用学隔壁写什么“毛诗一部”之类的弯弯绕绕。洪景来打听清了行情,同考们只要礼到就行,八十或者一百都可以。

提卷的同考(也就是闵景爀)则要四百,副主考反而只要二百,主考曹允大则要四百八或者六百。

这个等级分类似乎沿袭了很久,已经成为惯例。包括考官在内,也接受这个价码。

等送完钱,昌庆宫香远亭的大王赐宴也去过。就剩下最后的一道上明政殿再次谢恩的朝会程序,在礼曹官员的带领下向今上大王舞拜即可。

洪景来的青色官袍早就委人缝制好,赶了一个大早,蹬着惠庆宫洪氏送的革靴,悬着犀带,乍看起来绝对的仪表堂堂。

如果哪一日能换上朱袍,那真就是不同凡响了。

起了大早赶到昌庆宫外,平素的朝会应当是在思政殿或者千秋、万春殿内进行,但由于今日特别,所以在正殿明政殿举行。

入殿以前会有承政院的官员过来纠正百官的仪态,如果有人仪容不洁或者放浪形骸之类的,轻则改正,重则打出去。

这当然与洪景来无关,他的一切东西都准备的妥妥当当,都是提前问的清楚地。

满朝文武先行上殿,然后才是新进士。洪景来站在赵万永旁边,第一排正好是三鼎甲的甲等及第进士。两个人这时候也不敢寒暄什么,互相点了点头就算是问好。

在礼官的引导下,进入大殿,随着礼官手中旌麾的运动舞拜今上大王。纯宗大王就和泥偶一样端坐在朱漆宝座上,贞纯王大妃垂帘于后,也是端坐。

整个大殿除了礼乐的声音之外,没有一个人多话。都安静的肃立着,等待仪式的结束。

说不紧张是假的,洪景来攥着笏板的手心都有些冒汗,这季节明明

上一页 全文阅读 下一页
  • 今日热门
  • 本周排行
  • 阅排行
  • 年度排行
  • 最新更新
  • 新增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