殿上一句“既然你是进士,就由你主考罢!”像大馅饼一样砸中他,猝不及防。
如今已经锁院,只字片字不许入内,各家的家人仆役也不许入院。只允许送行李包裹,这些都会拆开检查,防止夹带。
根本没办法做暗号做标记,或者通信消息,想要联络上这位曹大监几乎不可能。
来参加的都是两班子弟,以及极其少数罕见的中人和良民子弟,选谁?选了金家的朴家怎么办?选了朴家的赵家怎么办?
洪大守估计曹允大现在肯定悔恨万分,怎么没让自己家族的所有男丁过来赶考。
反正都要得罪人,不如把自己家的兄弟子侄全部安排上去拉到。李朝可不兴什么五服以内登名避让,你要是避让考官,那科举就没法考了。大家族都是联姻,不是姨父就是姑夫。
但这些都不是重点,重点是闵廷爀和他弟弟闵景爀提过自己没有!
如果闵景爀能记得洪大守,那准备谢师宴就行了。份例的银子,以及中试考生该给考官的银子洪大守尽有。
“大监,不知令弟是否知悉学生?”
“放心,他省的!”闵廷爀摸了摸下巴上的胡须,一副智珠在握的样子。
“如此便好,如此便好!大监的恩德学生此生此世,没齿难忘!”
“尚有大半月的时间,你且回去习字吧,不要再做他想。”
“是该如此!是该如此!”
隔壁的大清,如今的科举就已经开始看重字写得如何,如果字写得极好,内容答得稍差,也可能中举。如果字写得很差,内容答得还行,那极有可能就直接淘汰了。
这一风气到道光以后更甚,甚至到了吹毛求疵的地步,大卷(会试用大卷,殿试用白摺)上不能有一个污点和修改,必须是规整的蝇头小楷,不然直接和中试无缘。
李朝这里没有这么夸张,但也不是随便写写就行的,说到底还是要工笔小楷才算合格。
洪大守是个朴素且平凡的人,暂时不敢和全天下两班的科举作对,老老实实回家习字。
天气一日暖过一日,积雪早就消于无形,杨柳抽芽而发,院中甚至还有了鸟鸣。
三月到了,李朝的壬戌科进士文试便也如期降临。
躲了一个半月的韩三石终于又跑回来洪大守身边,不仅人回来了,还带回了倒腾成松商朴周命大房开具的兑票两万两千两。
按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