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页 全文阅读 下一页

8.终于寻得书侩商(2)

也饿了,立刻把刚雇来的仆役们使得团团转,买菜的买菜,打酒的打酒,称点心的称点心。

至于其他的生活用品,完全不着急。不有湾商本店书(屏蔽)记林尚沃呢吗?

让湾商在汉阳的杂货店送就是了,湾商说到底那也是平安道自己老乡们的商团。总不会真的老乡见老乡,背后捅一枪。

铺盖被褥,手巾帕子,床照蚊帐,锅碗瓢盆。甚至连需要买的柴火,以及雇人挑进院子的水都安排的妥妥当当。

林尚沃把什么都考虑到了,吩咐湾商的伙计办的漂漂亮亮。洪大守只是往堂屋里一坐,随意一趟,拿着一本拍案惊奇看。

金斗吉则是和林尚沃随意的谈论些生意经,终究放高利贷也算是一门生意嘛,两个人还算能聊得来。金斗吉和他是一起嫖过x的交情,而且还主动买单,就冲这一点,也算半个铁的兄弟。

没多久仆人们见次到家,闻着松子磨粉和着糯米粉做的团子,还加上了果脯丝儿的香味,三个人食指大动。

往嘴里塞了一个,枣泥馅的,甜口。吃起来软糯香甜,虽然有一点点粘牙,但不可否认是个好点心。松子磨粉的香味也算是极好的点缀,大大的提升了他的口感。

金斗吉一连吃了三个,手里举着一个,问站在那里低头却若有似无的瞟点心的小使女。

这样费工夫的团子,二十四个一盒,居然只要半两,这还是朝鲜半两,等于一百多个钱就行。

这年头想要过上小康生活,看来也不是这么难得嘛。天天吃点心,顿顿吃鲍鱼,怕是也花不了多少银子。

有钱真好!

天黑,烧厨房里也送上来了晚饭。蒸的大锅米饭,豆腐海带的汤。另外有一个似面似糕的东西洪大守格外注意,因为他下口就知道是红薯。

想来这个年代,红薯已经在气温相对温和的李朝中部和南部引种,并成为一个极重要的粮食作物。可惜的是洪大守老家的铁山,气候太冷,不适宜尚未进行大规模品种改良的红薯的种植。

如果能弄来能在东北地区种植成活的红薯种子,那引种到铁山,真就是万家生佛,活人无算了。

想想这年头还算好,不是明末,红薯已经大规模的引种进入东亚。品种的改良和培育已经开始,可以有很大的选择余地。

洪大守可不会傻啦吧唧的去拿福建广东的红薯秧子往陕西河南种,那纯属脑子进了水。别说什么亩产万斤了,脑子进水差不多。

上一页 全文阅读 下一页
  • 今日热门
  • 本周排行
  • 阅排行
  • 年度排行
  • 最新更新
  • 新增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