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页 全文阅读 下一页

29.此夷船非彼夷船(2)

?”

“老闸船,俗名鸭屁股。”沈维鐈明显见过。

“鸭屁股?”

洪大守只听这个很“可爱”的名字,就已经知道是什么夷船了。

红单船!

镇压xx天国起义的时候,奉命征募,从广东驰援江宁的商船。大者也就十余丈,小的七八丈,多的可以载炮二十四门,少的十二门甚至八门。

“可是红单船?”

“诶,难道高丽也用红单船?”

沈维鐈是浙江人,熟悉浙江的大多知道,浙江靠近太湖的嘉兴、湖州等地地平八阔,水网密集,都是大片的水田桑林。等杭州过了往南,就开始是起伏的丘陵山区。

好些县即使到了二十一世纪初都是国家级贫困县,没得办法生活下去的老百姓自然会选择其他的生存方式。

出海就是一条风险与机遇并存的道路。

和福建广东一样,浙江很多州县的百姓也是出海讨生活的。沈维鐈自然见识过各式各样的海船,包括最普通的福船广船,也有红单船。

由于是采用葡萄牙式的流线型尖底船体,铺设龙骨,增加船体厚度。同时又采用中国式的硬帆,而不是欧式的软帆。

结果就是比欧洲船更适宜中国近海,需要船员更少。比中国船拉的货多,还跑的更快。

乍看之下,几乎是一项完美的发明。

可它采用中国式的硬帆,就注定了他要与大海正面抗争,被船帆限制,红单船最大也就十丈多一些。不然这船在海上遇着狂风巨浪,就可能要玩完。

商船终究是商船。

装载74门大炮,双层甲板的三桅风帆大船,在欧洲只能算刚摸着战列舰的门。

而顶天只能在船舷上装载二十四门大炮,炮手毫无遮蔽,口径也不足够大(几百斤到二千斤红夷大炮)的红单船,在欧洲,大概也就是条普通商船。

得了,没啥好说了,错把鸭屁股当成战列舰,洪大守还能如何。

“我国内尚用板屋船驶洋。”满清好歹有红单船,而李朝,不提也罢。

二百年前李舜臣抗倭用的什么船,如今李朝还当宝一样继续用着。

“唉,亦不知海防之要!”沈维鐈被洪大守说的板屋船给气着了,原以为自己已经很烂,恨铁不成钢,结果没想到居然还有更烂的过的美滋滋,开心着呢。

“朝廷难道要用商船去剿海寇?国家经制的

上一页 全文阅读 下一页
  • 今日热门
  • 本周排行
  • 阅排行
  • 年度排行
  • 最新更新
  • 新增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