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页 全文阅读 下一页

14.为官清廉金常明(2)

以前二千两只能说是人家帮你办事的谢礼,如今就是雪中送炭的大恩。

指不定过上几天,一道上谕,常明就发配伊犁,或者发配宁古塔。路上有一笔银子傍身,发配路也能走的更加轻松。

常明固然对闵廷爀这时候还是前来,触动非常。可等二千两的银票掏出来之后,铁人都要给你化了啊。

亲亲眷眷、门生故吏,一个个烟消云散,不知所踪。反而是一个远在数千里之外的远亲,怕他发配路上缺银子,亲自送钱过来。仍旧礼遇于他,不改颜色。

是个人都感动了啊!

当场常明就和闵廷爀叙起年齿,常明略长,亲亲切切的称呼闵廷爀为“老弟”。这关系就算定下来了,至于有没有用就看将来。

话说到这个份上,闵廷爀自然问起常明贵州任上的亏空到底是怎么回事。

结果常明的答复真是让人吃惊!

十九万余两银子确实有相当大部分是他贪污挪用的!

但这个银子却又不是常明用的,是乾隆用的!

这话就要从乾隆其人说起了。乾隆此人好大喜功,喜爱奢华排场。上有所行,下有所效。自然地方上的官员就要设法从各方面讨好乾隆,以博得圣眷。

而最简单的讨好就是上贡!

原本应当只是呈送地方的土特产给乾隆就可以了。可是你送一筐凤梨?送一筐荔枝?

怎么拿的出手嘛!

在地方土特产之外,就要给乾隆筹办各种西洋新奇玩意儿,各种奢华摆件,各种名人字画(喜欢盖章的事大家都知道吧),还有金石骨董。

常明担任贵州按察使和贵州布政使,列在上贡的资格名单上,别人想上贡,讨乾隆欢喜还没这个资格了。他能不卖力上贡嘛!

何况常明还是正黄旗满洲,实打实的乾隆家奴,乾隆就是他的主子爷,他必须努力报效,才算是尽了他一个奴才的职责啊。

而他常年在西南各省转战,平定川陕白莲教的起义。贵州布政使任上,能够经手的钱粮数以百万计,可他偏偏没空去经手!

只能清廉做官,拿属于他自己那一份应得的银子。这份应得的自然也是每年数以十万计算,可一座扬州精工翡翠玉山子就要三万两。

一年要贡多少次?重阳、端午、中秋、冬至、正旦、圣寿

就他清清白白做官分的那点银子根本不够拿去哄乾隆开心的!

广州的象牙

上一页 全文阅读 下一页
  • 今日热门
  • 本周排行
  • 阅排行
  • 年度排行
  • 最新更新
  • 新增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