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页 全文阅读 下一页

第1095章 不一样的科举(下)(3)

学之人,这不正好能把他放到户部历练一番吗?

如此一来,因为之前看到那些大拍马屁却无任何用处的“锦绣文章”的郁闷之心便已一扫而空,在孙途看来,只要有了蔡奇这么一个先例,今后科举考场之上必然会涌现出更多的相关人才,从而一改传承几百年来的,只以诗词歌赋或是生花文章来取进士的陋习,让更多人才为自己所用。

之后的事实表明孙途还是有些小瞧今科的百来名殿试考生了。这些人里或许充斥了许多只会写花团锦簇奉承文章的考生,但也绝不只有蔡奇一人有着真本事。

其中有三人,不但能把文章写得精妙,而且各有自己的道理,叫人一看之下,就连连点头。

比如这个来自淮南的名叫沈图的考生,他就从文武之分上道出了今日之大宋与过去的不同,并以此为延伸,将汉唐一并拉了过来,进行了强有力的对比。虽然也有一定的吹捧之嫌,但其文章里的一切都合情合理,更有自己的诸多看法,光以文章本身来看,显然是要强过蔡奇不止一筹的。

另外一个京畿考生张楠,更是从用兵之道上对之前历次北伐来作了剖析,堪称深入浅出,哪怕是那些不懂兵事之人都能从其文章里读懂许多大宋之前屡屡败北的主观因素。他甚至还大胆地将大宋自太宗以来就有许多天子喜欢在东京城里遥控指挥前方战事的缺点给点了出来……

这篇文章唯一的缺陷就是半白不古,应该是张楠为了迎合孙途这个主考废除古文的说法而做出了一些遣词造句上的改变。只可惜,行文的许多习惯却不可能轻易改变,所以一眼看去,总叫人感到有些别扭。

但即便如此,孙途对此篇文章也是颇为赞许的,至于其人如何,那就不是只看一篇文章就能做出判断了。

反正在接下来几日的批阅考生文章的过程里,孙途还是大有收获的,只从这百人中,就找出了十几个有见识,也有潜力的考生苗子。对此,他自然感到了满意,同时也做出了相应的安排。

三日后,朝廷终于公布出了此番殿试的最终结果,沈图是当之无愧的状元,一个叫杨常年的考生成了榜样,张楠则是探花。

至于蔡奇则在他们之下,成为了二甲头名,传胪。不过据说,本来孙途是打算把他列为第三探花的,但在和童沐一番密议后,却将他的名次往后靠了一位,如此一来,这位蔡奇在此番科举考试里就不那么显眼了。毕竟人们最关注的,还是那三个排在一甲的考生啊。

可即便如此,在得知自

上一页 全文阅读 下一页
  • 今日热门
  • 本周排行
  • 阅排行
  • 年度排行
  • 最新更新
  • 新增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