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页 全文阅读 下一页

第三十二章 动乱的前奏(上)(2)

下了思索,在系统的辅助下放空思维,给已经变成自家老祖宗的太祖皇帝上香祷告······

祭拜完孝陵之后,林平之的日子便再次繁忙了起来。

超过六百名福威镖局的镖师,在林平之的命令下,跟着林博兴前往南京周边各地,从荒山野庙、丐帮伢行等下九流汇聚的区域,用食物和金钱,汇聚十四岁以下的孩童,收拢到了孝陵卫辖区之中。

原本孝陵卫辖区的工匠,则在林平之拿出的图纸指导下,建立了数座近代初期,技术含量不高的纸厂和印刷厂,大规模的印刷四书五经和一些带有林平之思想的书籍文章。

而兼职礼部高官的林平之,在这个过程中再次前往南京应天府了一趟,拜访完各路高官权贵之后,从城内顶尖的木匠那里,制作了一块书院木匾而归。

十几天之后,当第一批数量在两百人,男女各半的孩童抵达之时,一座用闲置的军营改造的,名为“平兴学社”的书院已经准备就绪。

那些被林平之收拢的,刚刚从饥寒交迫的生活中挣扎而出孩童,便是这座“平兴学社”书院的第一批学子。

这些思想远没有成熟的学子,在林平之带来的一些当前时代可以制作的先进农具的帮助下,一边耕种田地一边奋力诗书。

真正经历过饥饿和寒苦的男孩女童,几乎人人都无比珍惜眼前的生活,各个都拿出了吃奶的力气以求全力达到林平之的要求,那拼命努力的样子,多次让林平之感到动容。

就这样,在孝陵军区太祖皇陵这种一般人根本不会靠近的地域中,在这个大明朝近乎独一无二的相对封闭的环境下,这些男女孩童成长的极快,并且被动吸收了大量林平之教导的先进思想,养成了和当前时代的其他人,具有极大差别的三观,为未来林平之发动大业、搞大新闻,打下坚实的基础。

而另一边的,林振南夫妇在林平之的建议下,返回福州城老家,准备将福威镖局的总部迁移到南京。

看到公公婆婆离开之后,在林平之的有意“纵容”下,他的妻子坎兴公主很快便恢复了活泼的江湖侠女本性。

虽然不能外出孝陵卫辖区,但在自家的地盘内,却时常拉着林平之前往校场,舞剑弄枪。

再后来,在林平之的刻意引导之下,坎兴公主也不断的认同了许多他带来的新思想,待到平兴学社的孩童们稍微大了一两岁后,坎兴公主还在林平之的支持下,以皇族公主之身,亲自出面教

上一页 全文阅读 下一页
  • 今日热门
  • 本周排行
  • 阅排行
  • 年度排行
  • 最新更新
  • 新增小说